[发明专利]到提供商链路状态桥接(PLSB)网络的弹性附着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46629.4 | 申请日: | 2009-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4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L·凯西;D·艾伦;N·L·布拉格;J·恰鲍;P·阿什伍德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春元;蒋骏 |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供商 状态 plsb 网络 弹性 附着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这是为本发明提交的第一个申请。
缩微胶片附录
不适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网络中的业务转发的管理,并且特别地,涉及将以太网弹性地附着到提供商链路状态桥接(PLSB)网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运营商和承载商正部署分组交换通信网络来替代电路交换网络。在诸如网际协议(IP)网络之类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根据存储在网络中的每个IP路由器处的路由状态来路由IP分组。类似地,在以太网网络中,根据存储在网络中的每个以太网交换机处的转发状态来转发以太网帧。本发明适用于采用基于任意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网络的通信网络,并且在本文中,术语“分组”和“分组交换网络”、“路由”、“帧”和“基于帧的网络”、“转发”以及同类术语意图覆盖任意PDU、使用PDU的通信网络以及从网络节点到网络节点的PDU的选择性传输。
IEEE 802.3-2005(第43节)中描述的多链路聚合主干(trunking)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由两个或更多点对点全双工链路所连接的两个对等客户端系统(CS)能够协作以将并行链路当作单个“链路”来处理,称为链路聚合组(LAG)。如在图1中可见的,这通过在每个对等CS 6处提供聚合器(AG)4来完成。在逻辑上将聚合器4置于所涉及网络节点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客户端和MAC层(未示出)之间,并且一般包括分发器,用于分发帧给单独端口以用于传输;收集器,用于收集来自单独端口的接收帧并且将它们转发到MAC客户端;以及控制器,用于管理链路组的状态。因此,在发送CS 6a处,分发器将来自MAC客户端的分组路由到LAG链路8中所选择的一个,采用这样的方式以达到期望的负载平衡和弹性。在接收CS 6b处,收集器将通过LAG链路8接收到的分组转发到MAC客户端。利用这种安排,使得LAG 2内多个链路8的存在对对等CS 6相应的MAC客户端是透明的。
多链路聚合主干提供了两个直接连接的对等节点之间的增加的带宽和固有弹性,除此之外,可使用单个链路实现这一点,但是采用保存与单个链路相关联的主要特性的形式。因此,期望在网络上扩展多链路聚合主干。也就是说,期望在一对客户端系统之间建立“扩展的链路聚合组”,其中,扩展的链路聚合组的每个“链路”遍历两个所涉及的客户端系统之间的独立的(并且物理上相异的)节点和链路集。优选地,采用每个客户端系统利用如IEEE 802.3-2005(第43节)中所定义的传统的MAC客户端和聚合器功能的方式来配置“扩展的链路聚合组”。
分离多链路聚合主干(SMLT)是由北电网络有限公司开发的技术,并且在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第7,269,132号和标题是“Split Multi-Link Trunking(SMLT)”http://tools.ietf.org/html/draft-lapuh-network-smlt-07的互联网草案中描述,其中,该草案扩展了多链路聚合主干。如在图2中可见,分离多链路聚合主干(SMLT)使用物理以太网交换机(ES)10来替代对等CS 6中的一个。因为已经将链路聚合组(LAG)在两个物理交换机上分离,可以将其称为分离链路聚合组(SLAG)12。在SLAG 12的“分离”端14,在两个使能SMLT的ES 10之间分发(被替代的对等CS 6b的)聚合器和MAC客户端功能,从而使得SLAG 12的另一端处的单个聚合器4a和CS 6a察觉不到分离。在两个使能SMLT的ES 10之间提供特殊链路16(该链路16自身可以是聚合组),以实现分发的聚合器和MAC客户端功能的相应部分之间的协调。将该特殊链路16称为交换机间干线(IST)。申请人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第7,269,132号教导了方法,通过所述方法,通过将SLAG 12的分离端14处的对等ES 10表示成单个假想(phantom)节点(图2中未示出),能够将传统的MAC客户端和聚合器功能保留在SLAG组的“联合”端处。
如可以理解到的,通过实现通过一对使能SMLT的以太网交换机来路由去往或来自CS的业务,SMLT实现客户端系统(CS)和以太网域之间的弹性连接。因此,通过经由使能SMLT的ES的相应对来使得每个CS能够连接到以太网域,提供在建立跨越以太网域的扩展的链路聚合组中的“第一步”。然而,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跨域对等的使能SMLT的ES和例如是支持第二CS的对等的使能SMLT的ES的第二集合之间的以太网域来扩展链路聚合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未经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6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