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置有布置在冷护套内的柔性纤维输送管的纤维施加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3115.3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亚力山大·哈姆林;伊万·哈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里奥利合成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8 | 分类号: | B29C7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布置 护套 柔性 纤维 输送 施加 | ||
1.一种纤维施加机,包括:
用于移动纤维施加头的移动系统;
纤维储存装置;以及
用于将纤维从所述储存装置输送到所述施加头的纤维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输送装置(5)置于至少一个管状柔性护套(6,106,206)的内部通道(61,161,261)中,所述纤维施加机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冷气体喷射到所述护套的所述内部通道中的冷却装置(7,107,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施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输送装置包括柔性管(5),每根柔性管能够将纤维收纳在其内部通道中,所述柔性管布置在至少一个柔性护套(6,106,206)的所述内部通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施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6,106,206)从布置在所述储存装置(4,104,204)处的上游端(62)延伸至布置在所述施加头(3,103,203)处的开口下游端(63),所述冷气体喷射装置(7,107,207)能够将冷气体从所述护套的所述上游端喷射到所述护套的所述内部通道(61)中,所述喷射装置使得在所述护套内产生朝向所述施加头的冷气体流(F),所述冷气体流从所述开口下游端离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施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6,106,206)分别通过上游固定装置和下游固定装置将其上游端(62)和其下游端(63)分别装配至所述储存装置(4,104,204)和所述施加头(3,103,203),所述护套具有足够的长度和柔性从而不会约束施加头移动系统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施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施加机包括松弛恢复系统(8,108,208),所述松弛恢复系统作用于所述护套(6,106,206)上,使得无论所述施加头的位置如何,至少所述护套的下游部(60c,160c,260c)保持基本绷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施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弛恢复系统(8,108,208)包括弹性回复用装置(85,88,188,288),所述弹性回复用装置将所述护套的一点弹性地连接至所述纤维施加机的相对于所述储存装置固定的一点(81a,182),使得所述护套形成以下形式:可变长度的第一区段(6a,106a,206a)连接至所述储存装置并且经由弯曲部(6b,106b,206b)连接至可变长度的第二区段(6c,106c,206c),所述第二区段包括所述护套的下游部,所述弹性回复用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二区段和/或所述弯曲部的一点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施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自动线缆卷绕装置(85,88,188,288),所述卷绕装置之中的一个构件和其线缆(86,89,189,289)的自由端(86a,89a,189a)连接至所述纤维施加机的所述一点,另一构件固定至所述护套的所述第二区段(6c,106c,206c)或所述弯曲部(6b,106b,206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施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弛恢复系统(8,108,208)包括安装在固定于所述储存装置(104)的导轨(81)上的滑块(84b),所述滑块经由线缆(86)连接至所述护套(6)并且经由线缆(89)的所述自动卷绕装置(88)弹性地连接至所述导轨的与所述施加头对置的一端(81a),将所述滑块连接至所述护套的所述线缆(86)是第二自动卷绕装置(85)的线缆。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施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系统包括六轴机器人型多关节臂(10),所述储存装置(4)包括用于收纳纤维卷筒的纱架(41),所述纱架一体化在箱体(42)内,护套(6)的所述第一区段(6a)与所述弯曲部(6b)和所述第二区段(6c)一起形成布置在所述纱架上方的可变尺寸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里奥利合成技术公司,未经科里奥利合成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31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