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空调装置以及环境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43031.X | 申请日: | 200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神康晴;梶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长野科学 |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G01N17/00;G05D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武晨燕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装置 控制 方法 以及 环境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应用于例如恒温槽、恒温恒湿槽那样的环境试验装置的技术,涉及一种使封闭空间内的状态成为已预先设定好的目标状态的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像例如用于材料试验的恒温槽、恒温恒湿槽那样,使封闭空间即试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等物理量稳定地维持在已预先设定好的控制目标值的环境试验装置已为众所周知(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上述环境试验装置在由绝热壁围起来的试验室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并根据这些传感器的测量值对包括冷冻机、加湿器及加热器在内的空调装置进行控制,由此让空气在试验室内和空调装置之间循环,使该试验室内的温湿度保持一定,成为目标温湿度。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7-1400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试验装置中,一般将测量与空调装置的控制有关的物理量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调节空气的吹出口附近。这是因为在调节空气的吹出口附近测量的温度和湿度相对于空调装置的控制而言延时较短,因而能够谋求空调装置的控制的稳定化。
在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若在吹出口附近仅设置一个测量温湿度的测量传感器,则只有该传感器附近的温湿度成为预先设定好的控制目标的温湿度,而整个试验室内却未必会达到控制目标的温湿度。例如在试验室内的温湿度的空间分布中,有可能引起温湿度的偏差幅度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偏离控制目标的温湿度,并且试验室内的特定位置的温湿度偏离以控制目标的温湿度为中心的允许范围的情况。
于是,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讨论了例如在试验室内的中央位置设置测量温湿度的传感器,由此来控制空调装置,使试验室内的中央位置的温湿度成为控制目标的温湿度的情况。在该结构下,能够抑制上述温湿度的偏差幅度值偏离控制目标的温湿度,温湿度的分布状态容易纳入到允许范围中。不过,已经明确的是:由于将传感器设置在试验室内的中央位置,该传感器远离空调装置的控制系统,因而用该传感器测量的温湿度变化相对于空调装置的控制而言会产生延时,其结果是容易产生控制波动(hunting)。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此所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一面稳定地控制空调装置,一面使表示封闭空间内的状态的物理量在该空间内的分布状态确实地纳入到允许范围中。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申请的发明人着眼于:测量封闭空间内的互不相同的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的物理量,并且算出该物理量的移动平均值。然后,对空调装置进行控制,使已算出的多个物理量的移动平均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成为已设定好的目标物理量。
具体而言,此处所公开的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是一种通过控制在调节了已经由吸入口吸入的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后,再经由吹出口将调节空气吹向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空调装置,使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状态成为预先设定好的目标状态的方法。
该控制方法包括设定步骤、测量步骤、计算步骤以及控制步骤。在该设定步骤,设定表示所述封闭空间内的状态的物理量的控制目标值。在该测量步骤,按时序测量所述封闭空间内的互不相同的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个位置的所述物理量。在该计算步骤,计算出每个已测量了所述物理量的位置的该物理量的移动平均值。在该控制步骤,对所述空调装置进行控制,使已计算出的多个所述移动平均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成为所述设定好的目标物理量。
-发明的效果-
此处所公开的技术根据在封闭空间内的多个位置测得的物理量的移动平均值,对空调装置进行反馈控制,由此能够稳定地控制空调装置,同时还能够抑制封闭空间内的物理量的偏差幅度值偏离控制目标值。其结果是,有利于将封闭空间内的物理量的分布状态确实地纳入到允许范围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恒温恒湿槽外观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恒温恒湿槽的试验室内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恒温恒湿槽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功能方框图;
图4是用以说明在恒温恒湿槽中控制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构思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空调装置的控制所涉及的整个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使用了吹出口传感器的温湿度控制所涉及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分布幅度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使用了试验室内传感器的温湿度控制所涉及的流程图;
图9是叶片控制所涉及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3 吹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长野科学,未经株式会社长野科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3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
- 下一篇:包括多密封件压强调节系统的高压流体旋转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