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42385.2 | 申请日: | 200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6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冲山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MS |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夏斌;陈萍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容器间而使液体流通的连接器,例如涉及使液体在药液袋与药瓶之间流通的医疗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抗癌剂等药剂为了保存的稳定性而以粉末状态保存,在使用时进行溶解。在这种情况下,在装有药剂的药瓶中注入溶解液,将溶解的药液注入药液袋。然后,药液袋内的药液经由在药液袋上安装的管子输入体内。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2中提出了用于使药瓶内的药液注入药液袋的用具的方案。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方案是,在将两头针的一端在装有药剂的容器(药瓶)的口部穿刺,而将两头针的另一端在装有稀释液的容器(药液袋)的口部穿刺的状态下,将装有药剂的容器内溶解的药液注入装有稀释液的容器。
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方案是,在将形成于移注用具的瓶针刺通玻璃瓶(药瓶)的口栓,而在将中空针刺通空袋(药液袋)的口栓的状态下,将玻璃瓶内的内容液向空袋移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8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6-95247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2提出的用具中,用具与药瓶的连接,不仅将与用具一体的针部在药瓶的口部穿刺,而且容易从用具取下药瓶。因此,在专利文献1、2的用具中,存在从用具容易取下药瓶的可能性。如果从用具取下药瓶,则有可能从药液袋泄漏药液,或者从药瓶泄漏药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容易取下连接的容器而实现防止容器漏液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与第1容器和第2容器连接,使液体在上述第1容器与上述第2容器之间流通,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第1容器卡合的第1连接部、和与上述第2容器卡合的第2连接部,上述第2连接部使与上述第2容器卡合的卡合部、和刺通上述第2容器的针状部成为一体。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连接器,能够防止容易取下连接的容器而实现防止容器漏液。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的使用例的图。
图2为从箭头A方向看图1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与图3不同的角度看图3的连接器1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的剖面图。
图6为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将在药瓶20内溶解粉末状药剂生成的药液注入药液袋10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1连接部3与药液袋10的连接前状态的剖面图。
图8为表示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1连接部3与端口部41连接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2连接部4与药瓶20的连接前状态的剖面图。
图10为表示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2连接部4与药瓶20连接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50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连接器50的纵剖面图。
图13为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将在药瓶20内溶解粉末状药剂生成的药液注入药液袋内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60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连接器60的纵剖面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70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连接器70的纵剖面图。
图18为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4中将第1连接部71与药液袋10侧连接前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连接器80的立体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连接器90的立体图。
图21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连接器100的使用例的图。
图22为从箭头A方向看图21的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24为从与图23不同的角度看图23的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26为将药液袋内的溶解液从连接口40向注射器(syringe)30吸取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7为表示将注射器30内吸取的溶解液向药瓶20内注入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8为表示将药瓶20内生成的药液向注射器30内吸取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9为表示将注射器30内吸取的药液向药液袋10内注入的状态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MS,未经株式会社JMS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2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损实时磁监测预报深部围岩岩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用离合式缓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