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电弧保护的开关设备和电弧保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42372.5 | 申请日: | 200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A·拉莫尔斯;G·尼特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顿工业(荷兰)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3/025 | 分类号: | H02B13/0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郭晓华;杨晓光 |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弧 保护 开关设备 方法 | ||
1.一种包含充气外壳(30)的开关设备(5),其包含被布置为承载输入电压的输入导体(33),
输入导体(33)和外壳(30)通过气体和固体绝缘(10,42)彼此绝缘;以及
致动器(50;150,156,158;250)和电弧起动器(43,51,52;143,151,152;243,251),
致动器(50;150,156,158;250)被布置为在外壳(30)中发生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电弧(62)时致动电弧起动器(43,51,52;143,151,152;243,251),
电弧起动器(43,51,52;143,151,152;243,251)在被致动时产生用于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电弧(68;268)的路径,第二长度短于第一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开关设备(5),其中,致动器(50;150,156,158;250)被布置为在发生第一电弧(62)时起作用于外壳(30)中的压力的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开关设备(5),其中,致动器(50;150,156,158;250)包含与外壳(30)的机械连结(50;150,158;250),致动器(50;150,156,158;250)被布置为使用机械连结(50;150,158;250)将外壳(30)的部分(60)的膨胀传送到电弧起动器(43,51,52;143,151,152;243,251)。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开关设备(5),其中,致动器(50)包含压力盒(70),压力盒(70)具有挠性输入表面(72)和连接到电弧起动器的挠性输出表面(74),压力盒被布置为以挠性输入表面(72)的向内移动(76)作用于外壳(30)中压力的增大,并产生挠性输出表面(74)的向外移动(7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开关设备(5),其中,致动器(50)包含对电弧的发生进行检测的电弧检测器(AD)。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的开关设备(5),其中,第二长度为第一长度的至多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的开关设备(5),其中,致动器(50;150;250)和电弧起动器(43,51,52;143,151,152;251)位于外壳(30)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的开关设备(5),其中,固体绝缘包含用于隔离输入导体(33)的固体电缆绝缘(42),电弧起动器(43,51,52;143,151,152;243,251)被布置为在被致动时产生通过固体电缆绝缘(42)的区段的用于第二电弧(68;268)的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开关设备(5),其中,固体电缆隔离(42)具有孔,且其中,电弧起动器(43,51,52;143,151,152;243,251)包含驱动栓(51;151;251)和具有第一表面(44;144;244)以及第二表面(45;145;245)的绝缘插塞(43;143;243),绝缘插塞(43;143;243)被插入固体电缆隔离(42)的孔,驱动栓(51;151;251)被布置为,当由致动器(50;150;250)致动时,从第一表面(44;144;244)基本上到第二表面(45;145;245)地对绝缘插塞(43;143;243)进行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开关设备(5),其中,电弧起动器还包含接地的金属插塞(52;152;253),其具有用于引导驱动栓(51;151;251)的引导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的开关设备(5),其中,绝缘插塞(243)包含真空腔(246),第一表面包含第一端盖(244),第一端盖被布置为,当第一端盖(244)完好时保持真空腔(246)中的真空,当第一端盖(244)被驱动栓(251)穿孔时破坏真空。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的开关设备(5),其还包含:
断路器(12),其被连接到输入导体(33),视情况可选的断开器(14),用于在输入导体和导线系统(15)之间产生或破坏导电连接,断开器(14)和导线系统(15)贯穿外壳(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顿工业(荷兰)公司,未经伊顿工业(荷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23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酸价小麦胚芽油的精炼方法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