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作为核苷前体药物的酶激活剂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40441.9 | 申请日: | 2009-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6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B·帕克;埃里克·J·索尔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UAB研究基金会;南方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8/43 | 分类号: | A61K38/43;A61P35/00;A61K39/2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 地址: | 美国亚***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嘌呤 核苷 磷酸化酶 作为 药物 激活剂 | ||
1.一种用于抑制哺乳动物癌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包括:
提供阴道毛滴虫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或尾部突变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临近哺乳动物癌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及
将酶接触可裂解底物以产生细胞毒性嘌呤类似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底物是9-(β-D-阿拉伯呋喃糖基)-2-氟腺嘌呤(氟达拉滨)、克拉屈滨、虫草素类似物、2’,3’-双脱氧腺苷类似物、5’-甲基(talo)-6-甲基嘌呤-核糖苷、5’-甲基(talo)-2’-脱氧-6-甲基嘌呤-核糖苷、5’-甲基(allo)-6-甲基嘌呤-核糖苷、2-F-5’-脱氧腺苷、或2-F-α-L-来苏-腺嘌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提供所述酶是通过施用编码用于所述酶的在所述细胞中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的病毒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提供所述酶是通过直接注射、感染、脂质体转染、或基因枪转化用于所述酶的在所述细胞中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提供所述酶是通过直接注射所述酶临近所述细胞。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提供所述酶是通过施用至经过改造以表达阴道毛滴虫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或尾部突变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对象或对象细胞。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提供是通过细胞内输送编码所述酶的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
8.一种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生产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哺乳动物癌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的裂解液;
阴道毛滴虫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或尾部突变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及
可由所述酶裂解以产生细胞毒性嘌呤类似物的底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尾部突变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具有在10-5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尾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尾巴在相应的野生型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0-1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截断。
11.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底物选自包括氟达拉滨、克拉屈滨、虫草素类似物、2’,3’-双脱氧腺苷类似物、5’-甲基(talo)-6-甲基嘌呤-核糖苷、5’-甲基(talo)-2’-脱氧-6-甲基嘌呤-核糖苷、5’-甲基(allo)-6-甲基嘌呤-核糖苷、2-F-5’-脱氧腺苷、或2-F-α-L-来苏-腺嘌呤的组。
12.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病毒蛋白。
13.一种用于抑制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哺乳动物癌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的试剂盒,包括:
含有编码阴道毛滴虫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或尾部突变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的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的载体;及
用于将所述载体导入细胞以表达所述阴道毛滴虫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或所述的尾部突变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然后施用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可裂解底物以产生细胞毒性嘌呤类似物的操作指南。
1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载体是逆转录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麻疹病毒、腺相关病毒、或液泡病毒(vaculoviru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UAB研究基金会;南方研究所,未经UAB研究基金会;南方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04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