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新结构的二次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0397.1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7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金熙圭;尹锡珍;金祯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郑建晖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二次 电池组 | ||
1.一种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元,其阳极/分隔膜/阴极结构的电极组件与电解液一起密封在电池盒内部,在其上面以规定深度形成有一对连接槽,以使下述连接构件能插入;
绝缘性安装构件,其形成有开口,用以露出上述电池单元的电极端子,具有保护电路模块搭载于其上部的结构,并安装在电池单元的上端面;
保护电路模块PCM,其安装在上述绝缘性安装构件上,并形成有用于控制过充电、过放电、过电流的保护电路,而且向下部凸出安装有一对连接构件,上述一对连接构件用于实现与电池单元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以及
绝缘罩,其在搭载有上述PCM的状态下,包裹绝缘性安装构件并与电池单元的上端部结合,
在上述绝缘性安装构件安装于电池单元的上端面的状态下,上述连接构件贯通绝缘性安装构件的开口并插入电池单元电极端子的连接槽中,从而实现PCM与电池单元及绝缘性安装构件的结合、和电池单元与PCM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盒是金属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构件由导电销或导电螺钉结构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构件在连接于PCM电路的状态下,以从上部贯通PCM并被固定的结构安装于P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端子连接槽和上述连接构件的结合通过过盈配合或螺纹结合方式来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PCM下面,在保护电路上搭载有其电阻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的PTC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槽以0.3-3mm的深度形成在电池单元的顶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性安装构件具有与电池单元的上端面大致相同的大小,在中央具有用于露出电池单元的第一电极端子的第一开口,在与上述第一开口间隔规定距离的位置形成有用于露出电池单元盒上端面的一部分即第二电极端子的第二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性安装构件的上部面形成为与PCM相对应的形状,以使PCM安装于该绝缘性安装构件的上部并准确定位而固定,在凸出的最外侧的两侧端部形成有与绝缘罩结合的凸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PCM的两侧端部形成有以规定宽度向内侧陷入的内陷槽,在上述绝缘性安装构件凸出部的上端形成有连接凸起,该连接凸起与上述内陷槽相对应地向内侧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池单元的下端部结合有另外的绝缘罩即下端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池单元盒的外面附着有外包装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池单元是棱柱形的锂二次电池单元。
14.一种保护电路模块,其安装于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PCM主体,其形成有用于控制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的保护电路;以及
一对连接构件,用于实现与电池单元的机械连接和电连接,形成为导电销或导电螺钉的结构,其从上部贯通PCM主体并向下部凸出固定在与电池单元电极端子相对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03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