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极电解液热回收蒸发器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0334.6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1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A·B·戴维斯;T·H·约埃;R·F·邓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湖乙烯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1/00 | 分类号: | C01D1/00;C25B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晶;李连涛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电解液 回收 蒸发器 使用方法 | ||
1.一种浓缩碱水溶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阳离子膜的电解槽;
提供来自电解槽的阴极电解液;
提供蒸发系统;
提供阴极电解液热回收系统;
通过使阴极电解液循环通过阴极电解液热回收系统而自阴极电解液回收热;和
自碱水溶液蒸发水。
2.权利要求1的浓缩碱水溶液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三效蒸发器作为蒸发系统,其中所述三效蒸发器具有第一效、第二效和第三效;和
在自阴极电解液回收热之前在第三效中浓缩碱水溶液。
3.权利要求1的浓缩碱水溶液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三效蒸发器作为蒸发系统,其中所述三效蒸发器具有第一效、第二效和第三效;
在在第三效中浓缩碱水溶液之前自阴极电解液回收热;和
在第三效中浓缩碱水溶液。
4.权利要求1的浓缩碱水溶液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双效蒸发器作为蒸发系统,其中所述双效蒸发器具有第一效和第二效;和
在自阴极电解液回收热之前在第二效中浓缩碱水溶液。
5.权利要求1的浓缩碱水溶液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双效蒸发器作为蒸发系统,其中所述双效蒸发器具有第一效和第二效;
在在第二效中浓缩碱水溶液之前自阴极电解液回收热;和
在第二效中浓缩碱水溶液。
6.权利要求1的浓缩碱水溶液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单效蒸发器作为蒸发系统;
在在单效蒸发器中浓缩碱水溶液之前自阴极电解液回收热;和
在单效蒸发器中浓缩碱水溶液。
7.权利要求1的浓缩碱水溶液的方法,其中所述碱水溶液具有最终浓度且其中阴极电解液具有初始浓度,方法还包括:
调节最终浓度和初始浓度至最终浓度高于初始浓度。
8.权利要求1的浓缩碱水溶液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阴极电解液热回收系统中提供一个或多个换热器、一个或多个闪蒸室及一个或多个蒸发器体。
9.权利要求1的浓缩碱水溶液的方法,其中所述碱水溶液为苛性钠和苛性钾中的一种。
10.权利要求1的浓缩碱水溶液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浓缩碱水溶液至约70%到100%碱之间。
11.一种浓缩苛性碱水溶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槽膜、阴极和阳极的电解槽,其中所述槽膜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并创建阴极室和阳极室;
向电解槽中引入进料和水;
使阴极和阳极通电;
自阴极室除去阴极电解液流;
将阴极电解液流分成第一流和第二流,其中所述第二流具有苛性碱水溶液第一浓度;
使第一流流经第一换热器;
使第一流返回到阴极室;
使第二流流进第一效蒸发器中,其中第一效蒸发器的第一热源为来自第二效蒸发器的第一蒸气流;
从第一效蒸发器流出第三流,其中所述第三流具有苛性碱水溶液第二浓度,且籍此苛性碱水溶液第二浓度高于苛性碱水溶液第一浓度;
使第三流流进第一蒸发室中;
从第一蒸发室流出第四流;
将第四流分成第五流和第六流,其中所述第六流具有苛性碱水溶液第三浓度,且籍此苛性碱水溶液第三浓度高于苛性碱水溶液第二浓度;
使第五流流经第一换热器;
使第五流流进第一蒸发室中;
使第六流流进第二效蒸发器中,其中第二效蒸发器的第二热源为来自第三效蒸发器的第二蒸气流;
从第二效蒸发器流出第七流,其中所述第七流具有苛性碱水溶液第四浓度,且籍此苛性碱水溶液第四浓度高于苛性碱水溶液第三浓度;
从第二效蒸发器流出第一蒸气流;
使第一蒸气流流经第一效蒸发器;
使第七流流进第三效蒸发器中,其中第三效蒸发器的第三热源为蒸汽流;
使蒸汽流流经第三效蒸发器;
从第三效蒸发器流出第二蒸气流;
使第二蒸气流流经第二效蒸发器;和
从第三效蒸发器流出第八流,其中所述第八流具有苛性碱水溶液最终浓度,且籍此苛性碱水溶液最终浓度高于苛性碱水溶液第四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湖乙烯公司,未经西湖乙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03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分散的聚酯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万能燃料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