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9853.0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7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笠井信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G02F1/1333;H04N5/645;H04N5/6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显示装置 电视接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电视接收装置等显示装置中使用的照明装置,已知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和将从发光元件入射到内部的光向光学部件射出的导光体。导光体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形态。在导光体的前端部形成有出光部,该出光部具有射出上述光的光出射面。在导光体的后端部形成有安装导光体的安装部。通过用固定部件固定安装部和基材,导光体被固定于基板。在该固定状态下,导光体的前端一侧处于与基材分离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9365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当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与基材分离时,在外力作用于导光体的情况下,在导光体的前端一侧容易在与基材分离的方向上翘起。这样,当发生导光体的翘起(晃动)时,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的入射位置发生偏差,因此,在光出射面中发生亮度不均。因此,在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中容易发生亮度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消除亮度不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照明装置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导光体和发光元件,在上述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从基材分离的状态下,上述导光体的后端一侧被固定于上述基材,上述照明装置包括:出光部,其设置在上述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且具有将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向光学部件射出的光出射面;安装部,其设置在上述导光体的后端一侧,且安装于上述基材;固定部件,其将上述基材和上述安装部固定;施力部件,其在使上述安装部的与上述固定部件相比靠近后方的后方部分和上述基材分离的方向上施力。
当在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从基材分离的状态下导光体被固定于基材时,以由固定部件的固定部分为支点,导光体的前端部容易在从基材分离的方向上翘起。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利用施力部件在使安装部的与固定部件相比靠近后方的后方部分和基材分离的方向上施力,因此,能够抑制导光体的前端一侧从基材分离。因此,能够消除光出射面的亮度不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结构。
(1)上述施力部件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有多个。根据这种结构,与用一个施力部件施力相比,能够进一步消除导光体的翘起。
(2)在上述安装部的与上述基材相对的面形成有收容上述施力部件的凹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设置与所设置凹部的大小对应的施力部件,所以,能够采用具有高施加力的施力部件。
(3)上述凹部形成为在上述安装部的后端开口的形态。根据这种结构,容易从安装部的后方在凹部中安装施力部件。
(4)上述凹部配置于上述固定部件的后方。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以固定部件为支点的导光体的晃动。
(5)上述施力部件是板簧。根据这种结构,能够简单地形成施力部件。
(6)上述施力部件是螺旋弹簧。根据这种结构,利用作为通用品的螺旋弹簧能够形成施力部件。
(7)在上述凹部的内壁形成有收容上述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的第一坑部。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第一坑部中收容螺旋弹簧的一个端部,能够固定螺旋弹簧。
(8)在上述基材形成有收容上述螺旋弹簧的另一个端部的第二坑部。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第二坑部中收容螺旋弹簧的另一个端部,能够固定螺旋弹簧。另外,当与第一坑部一起设置第二坑部时,能够隔着螺旋弹簧对导光体进行定位。
(9)上述施力部件是具有可挠性的树脂材料。根据这种结构,只要夹在安装部和基材之间,就能够安装施力部件,因此,操作容易。另外,也可以不形成凹部来安装施力部件。
(10)上述导光体沿着上述光出射面的平面方向二维并列配置。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二维并列设置各导光体中的光出射面,因此,能够使得在该整个照明装置中难以产生亮度不均。
(11)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上述导光体相互重叠配置。根据这种结构,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导光体中,形成一个导光体按压另一个导光体的构造,因此,能够限制另一个导光体的前端一侧向从基材分离的方向移动。
(12)上述发光元件是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现高亮度化等。
(13)从上述光出射面向着上述光学部件的光的光轴,被配置为与从上述发光元件向着上述导光体的光的光轴大致正交。根据这种结构,也可以不在导光体的与光出射面相反的一侧配置发光元件,因此,能够实现该照明装置的薄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9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站装置、无线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 下一篇:风力涡轮机叶片载荷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