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复合金属半成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38333.8 | 申请日: | 200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1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C·迪默其;J·克劳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鲁普德国联合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9/20 | 分类号: | C22B9/20;C22C1/02;B22D19/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冀 |
| 地址: | 德国韦***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复合 金属 半成品 方法 | ||
1.制备复合金属半成品的方法,其是通过在作为熔锅构建的由第一金属或第一金属合金构成的基体(3)中,置入由第二金属或第二金属合金制成的电极(7),且所述的电极(7)在供电情况下于基体(3)的内部熔化,如此设计使得,基体(3)的第一金属或第一金属合金在限定截面(b)上熔化,其中这两种金属或这两种金属合金在其凝固后形成由两种金属或金属合金构成的无残渣的混合区(c)。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3)相对于冷却罐(1)的壁(8)以限定的距离(a)放置,且基体(3)和壁(8)之间的空间由冷却介质流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3)和壁(8)之间的空间用水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以限定的温度和流速自下而上流过基体(3)和壁(8)之间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7)在VAR-条件下于基体(3)的内部无残渣地熔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中空体,特别是中空的圆柱体作为基体(3),其在其下端区域与底部元件(4)进行有效连接,并在其上端区域通过可移除的法兰(5)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用于中空体(3)的材料使用镍基、铁基、钴基或钛基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电极材料(7)使用镍基、铁基、钴基或钛基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此产生的半成品成型成线材、板材、带材或棒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成品通过挤压、皮尔格轧法、辊轧、锻造或拉伸转变成其最终的形状。
11.用于制备复合金属半成品的装置,至少包括具有底部(2)的冷却罐(1),其容纳由第一金属或第一金属合金构成的基体(3),其中所述的基体(3)以限定的距离(a)相对于冷却罐(1)的壁(8)放置且基体(3)包括底部元件(4);置入基体(3)内的且由第二金属或第二金属合金构成的在VAR-条件下熔化的电极(7);以及填充于基体(3)和壁(8)之间的空间的冷却介质,其中基体(3)在其上端区域通过可移除的法兰(5)封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兰(5)与基体(3)通过螺栓而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介质由水形成,其自下而上流过冷却罐(1)。
14.复合金属半成品,其由基体(3)和在所述基体内的在VAR-条件下熔化的电极(7)组成,所述基体(3)由第一金属或第一金属合金构成,所述电极(7)由第二金属或第二金属合金构成,其中在这两种金属或这两种金属合金之间产生由这两种金属或这两种金属合金构成的限定截面的无残渣的混合区(c)。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作为中空体构建的基体(3)由与电极(7)不同的金属或不同的金属合金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之一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体(3)由第一镍基、铁基、钴基或钛基合金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之一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7)由第二镍基、铁基、钴基或钛基合金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之一的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体(3)和电极(7)由具有大约相同的热膨胀系数的合金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鲁普德国联合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蒂森克鲁普德国联合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83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收二氧化钛产物的方法
- 下一篇:小型振荡瓶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