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室内空气品质应用的催化基板和形成催化涂层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38077.2 | 申请日: | 200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4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W·R·施米德特;T·巴蒂亚;T·休格纳-坎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8 | 分类号: | B01D53/88;A61L9/00;B05D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春梅 |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室内空气 品质 应用 催化 形成 涂层 方法 | ||
1. 一种催化装置,用于从空气移除空气传播的挥发性化合物,所述催化装置包括:
基板,其具有表面;以及,
在该表面上的电沉积催化涂层,所述电沉积催化涂层包括能与空气传播的挥发性化合物相互作用的催化剂,且所述电沉积催化涂层具有多重模态孔隙率分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模态孔隙率分布包括天然粒子孔隙率和涂层孔隙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具有大于大约4纳米的孔隙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具有在大约10纳米与大约45纳米之间的孔隙直径。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具有在大约0.5微米与大约1.5微米之间的孔隙直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选自由下列材料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金属、合金、塑料、玻璃、陶瓷、碳、以及复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沉积催化涂层包括选自由下列成分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金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含金属化合物、以及其混合物。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沉积催化涂层包括选自由下列成分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成分:光催化剂、热催化剂、纳米工程光催化剂、以及其混合物。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沉积催化涂层大约1微米至大约50微米厚。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是金属蜂巢且所述催化涂层包括二氧化钛。
11. 一种形成催化装置的方法,该催化装置用于从空气移除空气传播的挥发性化合物,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混合物;
将基板定位于所述混合物中;
将自所述混合物的纳米粒子电沉积到所述基板上;以及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催化涂层,其中所述催化涂层能与空气传播的挥发性化合物相互作用。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具有在大约4纳米与大约100纳米之间的平均直径。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具有小于大约1微米的平均直径。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是至少大约5%。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是至少大约10%。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前体形成催化粒子。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工所述基板以改变催化剂性质。
18.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涂层具有多重模态孔隙率分布。
19.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是选自由下列催化剂构成的组:光催化剂、热催化剂、纳米工程光催化剂、以及其混合物。
20.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电沉积所述纳米粒子之前在所述基板上电沉积基础层粒子,所述基础层粒子具有在大约4纳米与大约10微米之间的平均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80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轮机设备的维护系统
- 下一篇:选育昭和三色锦鲤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