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有残余燃气压缩装置的燃气充气系统及残余燃气压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6705.3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9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申原协;甘宰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亮压力容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有 残余 燃气 压缩 装置 充气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有残余燃气压缩装置的燃气充气系统及残余燃气的压缩方法领域,更详细地说,是为了使气罐车中的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CNG)在给其他车辆充气后仍留在气罐车中的低压残余燃气能得到充分利用,保证气罐车中余下的燃气残余量最少。
【背景技术】
随着产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民众的收入上升、各类生活便利设施的出现、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油的消费量也呈几何级地增长,这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作为现代文明之花的汽车,其所排放的尾气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根源。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付出很多努力来减少汽车尾气引起的大气污染。
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清净燃料:天然气(NG,Natural gas)。现在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车辆越来越普及,经过实际研究及从公布的结果上来看,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卡车或公共汽车,一般情况下一氧化碳排的放量为柴油机的25%左右,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约减少50%。
为了适应这种世界性的趋势,在韩国,如韩国燃气公社等工业企业正在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在大量推广天然气汽车(Natural gas vehicles,NGV)方面进行研究,环境部将推广天然气公共汽车或在客车中示范运用,并在首都及主要大城市里开始将公共汽车更换为天然气公共汽车。
但是,尽管政府持续努力,天然气车辆的实际普及情况仍然处于难以扩大的状态,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是天然气充气站(Fueling station)的不足及所计划的充气站没有按时开始经营,固定式充气站的排管线建设及充气站建设需要很多的时间及费用。在城市中心,因为高压燃气排管线建设比较危险,以及普通市民的认识程度等原因,总是出现反对的意见。
为了消除上述问题,出现了在移动性能比较好的小型汽车上安装一定量的燃气充气储存罐,同时配有燃气罐装设备及供给其它车辆的燃料箱中配有相应的供气注入设备,这种罐装设备及供气设备中配有各类安全器具。当燃气充气用车辆移动到现场后,在现场立即向车辆补充燃气,这种移动式燃气充气汽车在韩国注册实用新型公示第20-0265435号(注册日期:2002年02月07日)中,已经有相关的记载。
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移动式燃气充气车辆,只利用自然压力差来进行所要求的注入燃气操作,所以,当安装在燃气运输车辆上的装有压缩天然气的储存罐与需要燃气的车辆上安装的燃料箱之间的压力达到相近时,就无法从压缩天然气储存罐向车辆燃料箱注入天然气。
比如,在压缩天然气基地(CNG Mother station)里向储存罐中储存1000L(升)压缩天然气后,开车到需要供气的地方,利用自然压力差向需要供气的车辆供气。此时,在储存罐中供气后能余下40-50%压缩天然气无法再注入,所以压缩天然气的注入工作效率只能达到50-60%,经济效益非常低,还有一部分天然气长期残余在储存罐内部,会降低燃料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现实问题,本申请人曾提出过一种压缩天然气车辆充气用移动式气罐车(韩国注册实用新型公示第20-0290054号,注册日期:2002年09月10日)。本申请人所提出的移动式气罐车,虽然也采用现有的自然压力差方式,但是压缩天然气的储存罐中分类为高压、中压及低压罐,当充入天然气时按照低压、中压、高压顺序,分不同步骤进行充气,从而提高充气工作效率。
但是,如上所述的已经申请的移动式气罐车或压缩天然气充气的效率也只能达到65%~75%左右,剩余25%~35%左右的天然气仍以储存在气罐中的状态下不断地回收,这降低了压缩天然气的充气效率及经济性,在提高效率方面存在着有待于完善的部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气罐车中残余的天然气量降低到最低,并配有残余燃气压缩装置的燃气充气系统及压缩残余燃气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亮压力容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南亮压力容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6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站空闲流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检测非法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