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焦炭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36164.4 | 申请日: | 2009-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9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野村诚治;安藤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0B57/04 | 分类号: | C10B57/04;C10B57/0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具有:
配合挥发分含量低于30%的第1煤、挥发分含量为30%以上且总膨胀率为60%以上的第2煤、挥发分含量为30%~42%且总膨胀率低于60%的第3煤、以及挥发分含量大于42%且总膨胀率低于60%的第4煤之中的至少2种而得到配合炭的工序,以及
进行所述配合炭的干馏的工序;
其中,在所述得到配合炭的工序中,
将所述配合炭中的所述第2煤和所述第3煤的总比例设定为80质量%以上,
将所述配合炭中的所述第2煤的比例设定为20质量%以上,
将所述配合炭中的所述第4煤的比例设定为5质量%以下,
将所述配合炭的剩余部分设定为所述第1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干馏的工序之前,具有在所述配合炭中,以相对于所述配合炭为0.5质量%以上的比例添加Ca化合物和Fe化合物之中的1种或2种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第1、第2、第3和第4煤,使用平均粒径为1mm~2mm的微粉状的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第1、第2、第3和第4煤,使用平均粒径为1mm~2mm的微粉状的煤。
5.一种焦炭,其特征在于,每1g的直径为1gm~10μm的气孔的总容量为25mm3/g以上,
转鼓强度指数DI15015为7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炭,其特征在于,每1g的总容量为30mm3/g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炭,其特征在于,含有0.7质量%以上的Ca化合物和Fe化合物之中的1种或2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焦炭,其特征在于,含有0.7质量%以上的Ca化合物和Fe化合物之中的1种或2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炭,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炭的平均粒径为38m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焦炭,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炭的平均粒径为38m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焦炭,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炭的平均粒径为38m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焦炭,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炭的平均粒径为38m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61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