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坐标传感器、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和光接收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33907.2 | 申请日: | 2009-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8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浜田浩;宫崎伸一;野间干弘;高滨健吾;和田正一;方志教和;小田巧一;水野之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G02F1/13357;G02F1/1343;G06F3/042;G09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坐标 传感器 电子设备 显示装置 接收 单元 | ||
1.一种坐标传感器,其通过利用光接收元件接收通过图像显示体的图像显示区域后的光,根据由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接收量的变化,检测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中的检测对象物的指示坐标,该坐标传感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分别配置有多个光接收元件的至少两个线阵传感器;和
光路改变部,其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与所述线阵传感器分别成对地配置,改变通过所述图像显示区域后的光的光路,其中
所述线阵传感器配置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的外侧,并且具有与所述图像显示体的图像显示面平行的光接收面,
所述光路改变部将通过所述图像显示区域后的光导向分别成对的线阵传感器的光接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至少设置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使射入到所述图像显示体的图像显示区域的光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传播,并将该光导向所述光路改变部,
所述光路改变部设置在所述导光部件的端面,是反射从所述导光部件的端面射出的光的反射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件和导光部件由折射率与所述导光部件的折射率相同的光耦合材料接合。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部件是当由所述检测对象物对所述导光部件的表面施加压力时,改变在所述导光部件中传播的光的反射率的反射率改变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部件至少具有两片弹性膜,在未向所述导光部件的表面施加压力的状态下,在所述两片弹性膜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当对所述导光部件的表面施加压力时,所述两片弹性膜接触,改变在所述导光部件中传播的光的反射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片弹性膜中的至少一片形成有用于形成所述空气层的距离保持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片弹性膜中的至少一片弹性膜的与另一片弹性膜的接触面形成有凹凸。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部件具有弹性膜和透明基板的叠层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光部件中,在未向所述导光部件的表面施加压力的状态下,在所述弹性膜与透明基板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并且
在所述弹性膜和透明基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用于形成所述空气层的距离保持部,
当对所述导光部件的表面施加压力时,所述弹性膜与透明基板接触,改变在所述导光部件中传播的光的反射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膜的与所述透明基板的接触面和所述弹性膜的与所述透明基板的接触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凹凸。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与所述弹性膜的接触面形成有凹凸。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至少设置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使射入到所述图像显示体的图像显示区域的光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传播,并将该光导向所述光路改变部,
所述导光部件与所述线阵传感器重叠地设置,
所述光路改变部是在所述导光部件的表面和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与所述线阵传感器重叠地设置的衍射光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至少设置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使射入到所述图像显示体的图像显示区域的光在所述图像显示区域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传播,将该光导向所述光路改变部,
所述导光部件设置成该导光部件的端部与所述线阵传感器重叠,
所述光路改变部通过在所述导光部件的端部设置曲面或倾斜面,与所述导光部件一体地设置,
所述导光部件使在该导光部件内传播的光在所述曲面或倾斜面反射而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39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