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3443.5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崔祯珉;李敏熙;曹沙鋎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朱梅;徐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转换 模式 液晶显示器 | ||
1.一种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包括:
1)第一偏振板;
2)液晶盒;
3)包括正双轴基于丙烯酸酯的膜和负C板的延迟膜;和
4)第二偏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其中,在所述液晶盒的背光侧设置所述第一偏振板,并且在所述液晶盒的观察者侧设置所述第二偏振板和所述包括正双轴基于丙烯酸酯的膜和负C板的延迟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二偏振板的吸收轴垂直,所述液晶盒中的液晶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偏振板的吸收轴平行,并且所述正双轴基于丙烯酸酯的膜的光轴与所述第二偏振板的吸收轴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其中,在所述液晶盒的背光侧设置所述第一偏振板和所述包括正双轴基于丙烯酸酯的膜和负C板的延迟膜,并且在所述液晶盒的观察者侧设置所述第二偏振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第一偏振板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二偏振板的吸收轴垂直,所述液晶盒中的液晶的光轴与所述第二偏振板的吸收轴平行,并且所述正双轴基于丙烯酸酯的膜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偏振板的吸收轴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3)的正双轴基于丙烯酸酯的膜通过使用基于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按照熔体挤出法或溶液浇铸法形成膜和进行TD(横向)拉伸工艺而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3)的正双轴基于丙烯酸酯的膜包含基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该基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包含基于丙烯酸酯的单体、芳族乙烯基单体、基于马来酸酐的单体和基于丙烯腈的单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3)的正双轴基于丙烯酸酯的膜包含橡胶成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其中,在所述3)的正双轴基于丙烯酸酯的膜中,由下列公式1表示的面内延迟值在60至150nm的范围内,而由下列公式2表示的厚度延迟值在100至200nm的范围内:
[公式1]
Rin=(nx-ny)×d
[公式2]
Rth=(nz-ny)×d
其中,nx是在所述膜的平面方向上折射率最高的方向上的折射率,
ny是与所述膜的平面方向上的nx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折射率,
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以及
d是所述膜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其中,在所述3)的正双轴基于丙烯酸酯的膜中,由下列公式1表示的面内延迟值与由下列公式2表示的厚度延迟值具有Rth>Rin的关系:
[公式1]
Rin=(nx-ny)×d
[公式2]
Rth=(nz-ny)×d
其中,nx是在所述膜的平面方向上折射率最高的方向上的折射率,
ny是与所述膜的平面方向上的nx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折射率,
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以及
d是所述膜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PS(面内转换)模式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3)的负C板包含选自聚芳酯、聚降冰片烯、聚碳酸酯、聚砜、聚酰亚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34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