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电能的设备、包括该设备的热交换束和包括该束的热交换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33031.1 | 申请日: | 2009-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米歇尔·西莫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5/30 | 分类号: | H01L35/30;F28D7/00;F28F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 地址: | 法国拉韦里勒***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电能 设备 包括 热交换 热交换器 | ||
1.一种用于通过把热能转换为电能而产生电能的设备,包括:
-用于热流体的第一管道(5),该热流体具有温度T1;
-用于冷流体的第二管道(6),该冷流体具有温度T2,该温度T2低于热流体的温度T1;和
-热电元件(10、10’),具有至少两个表面(10A、10B),该热电元件被设置为当其表面(10A、10B)处于不同温度时在其表面之间产生电流;
-热电元件(10、10’)的所述表面(10A、10B)通过导热装置(15、16)分别联接至用于不同温度流体的管道(5、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导热装置(15、16)被设置为与热电元件(10、10’)一起形成电池,所述导热装置(15、16)是该电池的端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导热装置(15、16)被设置为电绝缘热电元件(10、10’)的流体管道(5、6)。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导热装置(15、16)被设置为确保流体管道(5、6)被保持在位。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导热装置(15、16)是第一热导热隔离件(15)和第二冷导热隔离件(16)的形式,该第一热导热隔离件例如金属板,联接至热流体管道(5),该第二冷导热隔离件(16)例如金属板,联接至冷流体管道(6),该热和冷隔离件(15、16)被联接至热电元件(10、10’)的两个不同表面(10A、10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每个隔离件(15、16)包括热绝缘孔(151、161)和导热孔(152、162),每个流体管道(5、6)都穿过这两个隔离件(15、16)。
7.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热交换器(1)的热交换束(3),其用于冷却要被冷却的流体,所述要被冷却的流体在用于要被冷却的流体的至少一个管道内循环,所述要被冷却的流体被冷却剂冷却,该冷却剂的温度低于要被冷却的流体的温度,所述冷却剂在至少一个冷却剂管道内循环,所述束(3)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能产生设备,用于要被冷却的流体的管道形成热流体管道(5)且冷却剂管道形成冷流体管道(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束,包括多个用于要被冷却的流体的管道(5)和多个冷却剂管道(6),其中,用于要被冷却的流体的管道(5)与冷却剂管道(6)在空间上交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束,其中,多个冷却剂管道(6)通过多个冷隔离件(16)而被保持在位,多个用于要被冷却的流体的管道(5)通过多个热隔离件(15)而被保持在位,该冷隔离件(16)在空间上与热隔离件(15)交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束,其中,冷却剂管道(6)和用于要被冷却的流体的管道(5)是平行的且共面,且与该热和冷隔离件(15、16)一起形成成一排(R1、R2)的热交换束(3)。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束,其中,热电元件(10)被设置在冷隔离件(16)和热隔离件(15)之间,每个热电元件(10)具有与热隔离件(15)接触的表面和与冷隔离件(16)接触的另一表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束,其中,热电结被设置在两个接续的冷隔离件(16)之间,热电结包括沿相反方向安装且被热隔离件(15)隔开的两个热电元件(10、10’)。
13.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束,其中,冷隔离件(16)彼此串联地电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0和13所述的束,其中,热交换束(3)包括多个所述排(R1、R2)。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束,其中,所述多个排(R1、R2)的热交换束(3)彼此串联地电连接。
16.如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束,其中,要被冷却的热气流是来自机动车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流。
17.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热系统公司,未经法雷奥热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30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集仪、移动监管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清洁部件、清洁装置、组件和图像形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