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载件定位方法和承载件传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32276.2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松浦昌也;大井宗太郎;久保田友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7D3/12 | 分类号: | F27D3/12;F27B9/26;F27B9/24;B23K37/047;B23K37/04;B65G4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吴焕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定位 方法 传送 系统 | ||
1.一种通过传送器将多个承载件传送到加热炉中并定位所述多个承载件的承载件定位方法,其中工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承载件上,所述承载件定位方法包括:
传送工序,所述传送工序通过所述传送器将所述多个承载件传送到所述加热炉中;
第一前移工序,所述第一前移工序使梳形承载件止动器朝所述承载件前移,所述梳形承载件止动器具有用于定位所述承载件的多个凸起;
定位工序,所述定位工序通过以下方式在传送所述承载件的传送方向上以预定间隔一次定位各所述承载件:所述传送器沿所述传送方向移动所述承载件以使分别为所述承载件设置的接合部与所述承载件止动器的所述凸起相接合;
第二前移工序,所述第二前移工序使所述承载件止动器朝所述承载件前移,从而使所述承载件止动器的相应凸起的末端插入到相应接合部的插孔中,其中,所述插孔设置成当所述承载件被正确定位时允许所述凸起的末端插入;
判断工序,所述判断工序基于所述承载件止动器朝所述承载件的移动距离判断所述承载件是否被正确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件定位方法,其中,
所述承载件的所述接合部是在所述承载件的传送方向上比所述凸起宽的切槽,
在所述第一前移工序中,所述承载件止动器朝所述承载件前移以将所述承载件止动器的所述凸起插入到所述切槽中,并且
在所述定位工序中,所述传送器沿所述传送方向移动所述承载件以使所述切槽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面与所述承载件止动器的所述凸起相接合,由此定位所述承载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件定位方法,其中,
所述插孔设置在相应切槽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处,并且
在所述判断工序中,基于在所述定位工序中已经沿所述传送方向移动所述承载件之后所述承载件止动器朝所述承载件的移动距离判断所述承载件是否被正确定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承载件定位方法,其中,
所述插孔设置在相应切槽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处,并且
在所述判断工序中,当所述承载件止动器朝所述承载件的移动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基准值时,判定所述承载件未被正确定位。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件定位方法,其中,当在所述判断工序中判定所述承载件未被正确定位时,再次定位所述承载件。
6.一种承载件传送系统,包括:多个承载件,工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多个承载件上;传送器,所述传送器传送所述多个承载件;加热炉,所述加热炉覆盖所述传送器的一部分并且加热所述工件;以及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在所述加热炉中定位所述多个承载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炉在内部包括用于加热所述工件的多个加热设备,使得所述多个加热设备在传送所述承载件的传送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布置,
每个所述承载件具有至少一个接合部,并且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梳形承载件止动器,所述梳形承载件止动器具有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能够与相应承载件的所述接合部相接合;
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使所述承载件止动器朝所述承载件移动以使所述凸起与所述接合部相接合;
移动距离检测装置,所述移动距离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承载件止动器被所述致动装置移动的移动距离;以及
判断装置,所述判断装置基于由所述移动距离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移动距离判断所述承载件是否被正确定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件传送系统,其中,
各个承载件的所述接合部是在所述承载件的所述传送方向上比所述凸起宽的切槽,
所述切槽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部分别具有允许所述凸起的末端插入的插孔,并且
所述致动装置能够使所述承载件止动器前移从而使得以与所述传送器的传送操作相协作的方式使所述凸起与所述切槽相接合并将所述凸起的所述末端插入到所述插孔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件传送系统,其中,
当所述凸起被所述致动装置移动而插入到所述切槽中之后,所述传送器进行传送以使所述承载件的所述切槽的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后端面与所述凸起相接合,然后所述凸起被所述致动装置再次朝所述承载件移动以将所述凸起的所述末端插入到所述插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平田机工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平田机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22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