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型扎带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32008.0 | 申请日: | 200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3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贝尔德·沃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贝尔德·沃森 |
| 主分类号: | B65D63/16 | 分类号: | B65D63/16;F16B2/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玮 |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改进型扎带。本发明尤其适用于与扎带同种类型的装置,而且在 本发明中将这些示例性应用公开也有利公众。但是,须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应用, 也可以用于其它近似的紧固或绑扎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下对本发明背景的介绍是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但是,须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涉及 的内容都不能作为是于本申请优先权日之时公开、已知或作为公知常识一部分的确认或承认。
传统的扎带用于将诸如电缆或线缆的至少两个物体的捆绑连接。具有代表性的扎带包括 紧固头,该紧固头连接在通常是绑带形式的延伸件的一端上。绑带围着至少两个物体环绕, 然后将自由“紧固”端拉紧,和紧固头绑紧,确保扎带绑住物体。绑带和紧固头通过一单向 紧固装置,协同合作,连于一起。即,使用者在电缆外缠绕扎带的绑带部分,将绑带的紧固 端插入并通过紧固头,缠绕电缆的绑带被拉紧,由此实现电缆捆绑。绑带上未缠绕电缆的多 余部分可以剪掉去除。
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扎带的绑带长度长于实际所需的捆绑长度。有时候,绑带的多余 部分或被弃部分长度可观,仍有使用价值。可以将这部分长度的绑带再利用于其它捆绑应用, 这样做比较经济节约。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扎带,该扎带上废弃部分,或废弃部分作为另一条新的扎带, 可接着用于其它电缆捆绑。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扎带,包括:
延伸件,该延伸件包括至少一个紧固端和至少一个纵向侧边,该纵向侧边上包括至少两 个齿部;以及
连接延伸件的接头,该接头在沿延伸件的长度方向上与紧固端隔开,
其中,所述接头包括至少三个开口,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延伸件上的一个部分,所述开口 包括:
第一紧固开口,用于接收附加延伸件的紧固端,所述附加延伸件包括至少一个紧固端, 和至少一个纵向侧边,该纵向侧边包括至少两个齿部,所述紧固开口包括第一紧固装置,以 配合所述附加延伸件上的至少一个齿部,将附加延伸件的一个部分锁止在紧固开口中;
锁扣开口,用于接收附加延伸件的锁扣端,锁扣端为附加延伸件的一端,在沿所述附加 延伸件的长度方向上与附加延伸件的紧固端隔开,所述锁扣开口包括第二紧固装置,以配合 附加延伸件上的至少一个齿部,将附加延伸件的一个部分锁止在锁扣开口中;以及
第二紧固开口,用于接收延伸件的紧固端,所述紧固开口包括第三紧固装置,以配合延 伸件上的至少一个齿部,将延伸件的一个部分锁止在第三紧固开口中,以及
所述接头由两个相互连接着的分接头形成,包括第一分接头和第二分接头,所述第一分 接头包括第二紧固开口;所述第二分接头包括第一紧固开口和锁扣开口。
因此,与传统扎带结构相比,本发明涉及的扎带另增两个紧固装置。两个紧固装置可以 用于与附加延伸件连接,以作为绑扎至少两个物体的绑扎装置。另增的两个紧固装置可与扎 带的绑带废弃部分或于扎带上的绑带近似部分连接,以形成绑扎装置。从这点上来说,绑带 废弃部分的切口可被收于并锁在第二分接头的锁扣开口内,形成扎带型装置。绑带的另一端 可被收于并锁在第二分接头的第一紧固开口内,以绑扎物体。为了更好地捆绑效果,所述的 第一紧固开口和锁扣开口在接头和绑带废弃部分之间有与绑带废弃部分和其齿部配合的设 置。
任何合适的紧固装置都能用于第一紧固装置、第二紧固装置、和第三紧固装置。在有些 实施例中,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配置。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紧 固装置与第二紧固装置在结构上不同。第一、第二紧固装置中的一个紧固装置或全部紧固装 置能将延伸件的部分可拆卸地分别锁止于紧固开口或锁扣开口内易断。
第一、第二和/或第三紧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由开口内表面延伸出的弹性元件,取与弹性 元件相邻的邻接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当延伸件的一个部分插入各自的锁扣开口和/或紧固开 口时,弹性元件与延伸件上至少一个齿部啮合,以保证延伸件所述部分固定于至少其中一个 弹性元件和邻接表面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贝尔德·沃森,未经罗伯特·贝尔德·沃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32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