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29380.6 | 申请日: | 2009-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光弘;加藤元;有马纯德;市川真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杨本良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成在汽车等中布线的线束的一部分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作为移动物体的汽车中安装有各种电子装置。汽车具有布线为将电力、控制信号等传送到电子装置的线束。该线束具有多根电线100(图4中所示)和连接器101(例如,图4中所示)。如图4中所示,电线100是所谓的被覆电线,具有导电性的芯线和用于覆盖该芯线的电绝缘性覆盖部。
图4中所示的连接器101具有端子配合器(terminal fitting)102、连接器外壳103、后保持器104和后填料105。端子配合器102由导电性金属构成,并且形成为外径呈阶状变化的圆筒状。端子配合器102一体地具有连接于上述电线100的芯线的圆筒状电线连接部106,以及与该电线连接部106同轴设置并且电连接于配对连接器的端子配合器的圆筒状电接触部107。
当电线100的芯线被插入到电线连接部106的内部并且弹性变形使得电线连接部106的内径和外径缩小的时候,该电线100与其被夹压的芯线相配合。电接触部107是可弹性变形的,以便其内径和外径自由地扩大或缩小。当将配对连接器的端子配合器插入到电接触部107的内部时,该电接触部107电连接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端子配合器。
连接器外壳103由电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并且形成为盒状。在该连接器外壳103中设置有用于容纳上述端子配合器102的端子容纳室108。在该端子容纳室108中设置有卡止突起109,其从所述端子容纳室108的内表面突出以便卡止上述端子配合器102的外表面。当卡止突起109卡止端子配合器102的外周表面时,连接器外壳103容纳端子容纳室108内的那个端子配合器102。此外,该连接器外壳103装配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
后保持器104由电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并且形成为筒状。该后保持器104装配在连接器外壳103的远离配对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那一侧上的端部处。在该后保持器104中设置有通孔110,用于使电线100能够在此穿过而装配到端子配合器102。
后填料105由诸如弹性体的可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构成。该后填料105形成为圆环状。将上述电线100所穿过的后填料105插入到上述端子容纳室108中。当将电线100所穿过的后填料105插入到端子容纳室108中的时候,该后填料105经受弹性变形,并且保持电线100的外周表面与端子容纳室108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水密性。
此外,在上述连接器101中,可收缩管111紧密装配在上述端子配合器102的电线连接部106以及电线100的末端的外周上,从而防止诸如水的液体侵入到电线100的芯线中。
由于上述连接器101设置有卡止突起109以防止端子配合器102从端子容纳室108的内部脱落,所以在取消该卡止突起109的卡止的情况下,端子配合器102在端子容纳室108的内部容易移动,使得该端子配合器102变得难以连接到配对连接器的端子配合器。此外,对于上述连接器101,由于可收缩管111覆盖端子配合器102的电线连接部106的外侧和电线100的末端的外侧,所以在组装方面涉及的时间和难度增加,使得组装所需的工时趋于增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没有设置卡止突起也能防止端子配合器在端子容纳室内轻易移动的连接器。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并且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配合器,该端子配合器包括连接于电线的电线连接部和与该电线连接部同轴地设置的电接触部;连接器外壳,该连接器外壳包括用于装配到配对连接器的装配部;后保持器,该后保持器装配在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在所述装配部的相反侧上的端部处;端子容纳室,该端子容纳室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中,并且包括:第一容纳部,该第一容纳部用于容纳所述电线连接部;第二容纳部,该第二容纳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接续以容纳所述电接触部,并且比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直径小;以及阶状表面,该阶状表面形成在所述第一容纳部与所述第二容纳部之间;凸缘部,该凸缘部从所述电线连接部的外周表面突出,以便接触所述阶状表面;以及套筒件,该套筒件设置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后保持器之间,以便被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该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填料,该第一填料设置在所述套筒件与所述后保持器之间,以保持所述电线的外周表面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水密性;以及第二填料,该第二填料连接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表面,以保持该凸缘部的外周表面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的水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9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