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IC标签,及使用该无线IC标签的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28328.9 | 申请日: | 2009-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加贺规矩男;芦泽重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智商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兴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ic 标签 使用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FID标签、称为RFID标签的无线IC标签、以及使用该IC标签的管理系统,并且尤其涉及一种能存储大量数据且具有较大通信区域的无线IC标签以及使用该无线IC标签的产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发明了用于IC标签的使用铁电RAM的非易失性存储单元,铁电RAM利用铁电体作为存储设备。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包括从外面接收电波并且通过与电波的谐振产生电流的电源单元、实施无线通信的天线单元、以及用于控制这些单元的控制单元(专利文献1)。
与常规地用于IC标签的EEPROM相比,专利文献1所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在很多领域存在着优点,比如多次重写、较低的写入电压、无需电源、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较小的元件尺寸。目前,一个IC标签具有大约8K字节的存储能力并且标签自身用作存储单元同时标签还用作作为计算设备的CPU。
借助于电磁感应方法的无源型(passive type)无线IC标签(也称为RFID标签)引起磁场,这个磁场通过施加于天线的135kHz的低频(LF)波段和13.56MHz的高频(HF)波段的电波在线圈天线周围产生,作为传输介质以借助于由天线感应的电动势实施与外面的通信。
然而,尽管通过使用上述LF波段或HF波段能实施稳定的通信,但是其通信范围不宽并且不适合于移动通信。尤其,在通过使用无线IC标签在用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或大型设施比如建筑工地中实施质量管理的情况下,需要在适合于管理目标或系统的频段下实施通信。而且,需要使用能读取和写入大量数据的具有大容量存储器的无线IC标签。
那么,就需要借助于一个无线IC标签实施与两个或更多具有不同性质的带宽比如LF带或UHF带的通信而无需使用铁电RAM对非易失性存储器实施特殊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7-241576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8-0639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线IC标签,其能减小天线的大小、具有较宽的通信范围、具有从低频带至超高频带的与期望使用的频带的特性相对应的通信功能、并且同时具有大容积的存储器,并且还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无线IC标签的产品管理系统。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IC标签,借助于无线通信能在写入/读取装置之间将数据写入该无线IC标签和从该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其中使用具有用于从外面接收电波并用于通过与电波谐振产生电流的电源单元和用于在预定频带下实施无线通信的天线单元的铁电体的铁电存储器以及用于接收超高频带宽的电波的超高频带通信天线芯片被电连接为安装于基板上,以使得频带长于超高频带的通信由铁电存储器的天线单元实施并且数据存储于铁电存储器中,并且同时超高频带下的通信由超高频带通信天线芯片实施并且数据存储于铁电存储器中。
而且,本发明的无线IC标签包括经由控制单元安装于基板上并且由绝缘材料覆盖的使用具有用于从外面接收电波并用于通过与电波谐振产生电流的电源单元和用于在预定频带下实施无线通信的天线单元的铁电体的铁电存储器以及超高频带通信天线芯片。
而且,无线IC标签的周边由耐碱性热塑性树脂材料覆盖。
而且,无线IC标签的周边由具有由玻璃纤维和矿物填料增强的聚酰胺材料的热塑性树脂材料覆盖。
而且,无线IC标签形成为具有与混合入水泥产品(cement product)的骨材(aggregate)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大致相同的重量。
而且,凹部形成于覆盖无线IC标签的覆盖体上并且水泥置于凹部以增强与水泥的连接。
无线IC标签与由充电设备以非接触的方式充电的电池电连接。
电池由来自充电设备的预定频率下的电波以非接触的方式充电。
电池安装于基板上。
用于给电池充电的充电设备提供给写入/读取装置。
无线IC标签与用于通过振动、热或电波而自身实施发电的发电机构电连接。
发电机构安装于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智商事株式会社,未经三智商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8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进行手势识别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