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稳定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8154.6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9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黑田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F16F1/16;F16F1/36;F16F1/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杨楷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车辆上的稳定器装置。
背景技术
稳定器装置在车辆转弯行驶等中发生倾斜而在左右悬架机构有上下相反相位的输入时,通过左右臂部彼此向反方向挠曲且扭转部发生扭转,从而产生抑制车体横向摇摆(侧倾角)的力。构成稳定器装置的杆经由橡胶制造的衬套固定在车体一侧。关于将该稳定器装置固定在车体上的构造,例如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构造已为人们所知。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630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165127号公报
在稳定器装置中,转弯时有离心力作用,产生使衬套相对于杆在轴向上偏移的力。一旦衬套相对于杆发生偏移,稳定器装置的效果在其左右变得不均等,而且不能得到初始效果。作为抑制该偏移的方法,可以考虑采用与衬套相邻地配置偏移阻止部件的构造。但是,在该构造中,必须确保设置偏移阻止部件的尺寸,在尺寸制约苛刻的情况下,无法确保偏移阻止部件与杆接触的面积达到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作用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衬套在杆上进行固定的构造,在稳定器装置中,即使尺寸的制约苛刻也能够得到足够的偏移阻止功能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稳定器装置的特征是,包括:具备扭转部和从前述扭转部的两个端部延伸的臂部的杆,固定在前述扭转部上的筒状的树脂部件,以及固定在前述筒状的树脂部件的外侧的衬套;前述筒状的树脂部件在轴向上的长度等于或大于前述衬套在前述轴向上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在衬套与杆之间中介有筒状的树脂材料,该树脂材料作为防止衬套相对于杆在轴向上偏移的部件发挥功能。由于筒状的树脂材料是与衬套呈同轴状配置的,因而能够利用衬套所占有的尺寸来确保杆与筒状的树脂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确保由二者间摩擦阻力所产生的偏移强度(耐受促使偏移发生的力的强度)。
另外,所说筒状是指呈中空形状且在一维方向上延伸而成(不问其长度)的形状。与轴向相垂直的空洞的断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之任一形状。此外,与轴向相垂直的断面的外形例如为马蹄形或多边形。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中,在筒状的树脂部件的一端或两端上,设置有阻碍衬套轴向移动的法兰部。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2,法兰部与衬套的端面接触,作为抑制衬套轴向移动的部件发挥功能。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或2中,筒状的树脂部件的外周表面具有凹凸构造。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3,衬套的内周表面与筒状的树脂部件的外周表面的凹凸构造啮合,发挥锚固的效果,使衬套的偏移阻止强度提高。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特征是在技术方案3中,衬套的内周表面具有能够与筒状的树脂材料的外侧表面上所设置的凹凸构造相啮合的形状。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4,衬套一侧的凹凸构造与筒状的树脂材料的凹凸构造啮合,能够得到更好的锚固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4之任一技术方案中,筒状的树脂部件是通过一体成型而形成的。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5,不将筒状的树脂部件做成分体或对开的构造,因而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强度。此外,能够确保与杆的密接性,因而与采用分体或对开的构造的情况相比,相对于杆的偏移阻止强度(偏移强度)要高。
本发明技术方案6的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5之任一技术方案中,在扭转部上固定了筒状的树脂部件的部分的表面赋予了凹凸构造。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6,杆与筒状的树脂材料的密接性提高,筒状的树脂部件的相对于杆的偏移强度提高,因而能够提高衬套的相对于杆的偏移强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衬套在杆上进行固定的构造,在稳定器装置中,即使尺寸的制约苛刻也能够得到足够的偏移阻止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处于安装在车体上的状态的稳定器装置及其周边部分进行展示的概念图。
图2是对处于安装在车体上的状态的稳定器装置的概要进行展示的仰视图。
图3是对稳定器装置在车体上的安装部分进行展示的侧视图(A)和剖视图(B)。
图4是对稳定器装置在车体上的安装部分进行展示的剖视图。
图5是展示卡箍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6是展示注射成形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展示注射成形装置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8是对稳定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部分工序进行展示的流程图。
图9是对杆的支承构造的其它例子进行展示的剖视图。
图10是对杆的支承构造的其它例子进行展示的剖视图。
图11是对杆的支承构造的其它例子进行展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81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