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卡诺拉蛋白质分离物的生产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27032.5 | 申请日: | 200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8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M.施维策尔;B.E.格林;K.I.塞加尔;J.罗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康营养科学(MB)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J1/14 | 分类号: | A23J1/14;A23L2/66;C07K1/14;C07K14/415;A23J3/14;A23L1/30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雪松;郭文洁 |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卡诺 蛋白质 分离 生产 | ||
1.生产具有至少约90重量% (N x 6.25) d.b.的卡诺拉蛋白质含量的卡诺拉蛋白质分离物的方法,其包括:
(a)在至少约5℃的温度提取卡诺拉油籽粗粉以引起来自该粗粉的卡诺拉蛋白质的增溶并形成具有的蛋白质含量为约5至约40 g/L和pH为约5至约6.8的蛋白质含水溶液,
(b)从该用过的油籽粗粉分离出该蛋白质含水溶液,
(c)通过使用选择性膜技术在保持离子强度基本上恒定的同时增加该蛋白质含水溶液的蛋白质浓度至约50-约250 g/L,以提供第一浓缩的蛋白质溶液;
(d)任选地渗滤该第一浓缩的蛋白质溶液,
(e)添加钙盐溶液到该第一浓缩的且任选地渗滤的蛋白质溶液至电导率为约15至约25 mS,以引起沉淀物在该第一浓缩的蛋白质溶液中形成,
(f)从该第一浓缩的蛋白质溶液除去该沉淀物,
(g)用约2至约20份体积的温度为约2℃至约90℃的水稀释该澄清的第一浓缩的蛋白质溶液,
(h)酸化所得的溶液至pH为约2.5至约4.0以产生酸化的透明蛋白质溶液,
(i)通过使用选择性膜技术在保持离子强度基本上恒定的同时增加该酸化的透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至约50-约200 g/L,以提供第二浓缩的蛋白质溶液,
(j)任选地渗滤该第二浓缩的蛋白质溶液,和
(k)任选地干燥该第二浓缩的蛋白质溶液以提供具有至少约90重量%(N x 6.25) d.b.的蛋白质含量的卡诺拉蛋白质分离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钙盐是氯化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充分的氯化钙溶液被添加到该浓缩的并任选地渗滤的蛋白质溶液以提供具有约17至约20 mS的电导率的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约10至约15份水的溶液稀释该第一浓缩的蛋白质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得的溶液被酸化至pH为约3至约3.5。
6.生产具有至少约90重量% (N x 6.25) d.b.的卡诺拉蛋白质含量的卡诺拉蛋白质分离物的方法,其包括:
(a)在至少约5℃的温度提取卡诺拉油籽粗粉以引起来自该粗粉的卡诺拉蛋白质的增溶且形成具有的蛋白质含量为约5至约40 g/L和pH为约5至约6.8的卡诺拉蛋白质含水溶液,
(b)从该油籽粗粉分离出该卡诺拉蛋白质含水溶液,
(c)添加钙盐溶液到该蛋白质含水溶液至电导率为约15至约25 mS,以引起沉淀物在该浓缩的蛋白质溶液中形成,
(d)从该卡诺拉蛋白质含水溶液除去该沉淀物,
(e)通过使用选择性膜技术在保持离子强度基本上恒定的同时增加该蛋白质含水溶液的蛋白质浓度至约50-约250 g/L,以提供第一浓缩的蛋白质溶液,
(f)任选地渗滤该第一浓缩的蛋白质溶液,
(g)用约2至约20份体积的温度为约2℃至约90℃的水稀释该第一浓缩的蛋白质溶液,
(h)酸化所得的溶液至pH为约2.5至约4.0以产生酸化的透明蛋白质溶液,
(i)通过使用选择性膜技术在保持离子强度基本上恒定的同时增加该酸化的透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至约50-约250 g/L以提供第二浓缩的蛋白质溶液,
(j)任选地渗滤该第二浓缩蛋白质溶液,和
(k)任选地干燥该第二浓缩的蛋白质溶液以提供具有至少约90重量%(N x 6.25) d.b.的蛋白质含量的卡诺拉蛋白质分离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钙盐是氯化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充分的氯化钙溶液被添加到该蛋白质含水溶液至电导率为约17至约20 mS。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浓缩的蛋白质溶液用约10至约15份体积的水稀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得的溶液被酸化至pH为约3至约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康营养科学(MB)公司,未经伯康营养科学(MB)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70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