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系电解液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6531.2 | 申请日: | 200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9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天;中泽瞳;坂田英郎;贺川米基璐;山内昭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系 电解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锂二次电池用的电解液。
背景技术
作为在锂二次电池用的非水系电解液中使用的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广泛使用着碳酸亚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等碳酸酯类。但是,这些烃类碳酸酯类的燃点低、燃烧性高,因此,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用和分散电源用的大型锂二次电池中,提高非水系电解液的不燃性在确保安全方面成为重要的课题。
为了不降低作为非水系电解液的性能而提高不燃性(阻燃性),也提出添加氟类溶剂的方案(专利文献1~6)。
但是,在这些专利文献中,电解质盐的溶解能力低,不能溶解作为优异的电解质盐被广泛使用的LiPF6和LiBF4,另外,因为粘度高,所以存在速率特性变差的问题。
这样,目前的现状是电解质盐的溶解性良好、不燃性(阻燃性)且具有充分的电池特性(充放电循环特性、放电容量等)的非水系电解液尚未开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0370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0976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02601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29428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05273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3071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问题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质盐的溶解性良好且具有充分的电池特性(充放电循环特性、放电容量等)的非水系电解液。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包含含氟有机溶剂和非氟类环状碳酸酯的非水系电解液的情况下,相比于在其中加入被认为电解液特性优异的链状碳酸酯,加入作为低粘度溶剂的非氟类链状酯或氟类链状酯时,电池容量和速率特性提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系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含:
(I)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以及
(II)电解质盐,
其中,上述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包含:
(A)选自含氟醚和含氟碳酸酯中的至少1种氟类溶剂、
(B)非氟类环状碳酸酯、和
(C)式(C)所示的链状酯。
式(C):R1COOR2
(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2~4的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4的含氟烷基)
在本发明的非水系电解液中,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I),相对全部溶剂(I),包含20~80体积%的氟类溶剂(A)、3~40体积%的非氟类环状碳酸酯(B)和3~77体积%的非氟类链状酯和/或氟类链状酯(C),从放电容量、速率特性、循环特性、低温特性良好的方面出发而优选。
另外,在本发明中,(A)成分氟类溶剂是选自式(A1)所示的含氟醚和式(A2)所示的含氟碳酸酯中的至少1种,从阻燃性、速率特性、耐氧化性良好的方面出发而优选。
式(A1):Rf1ORf2
(式中,Rf1表示碳原子数3~6的含氟烷基,Rf2表示碳原子数2~6的含氟烷基)
式(A2):Rf4OCOORf5
(式中,Rf4表示碳原子数1~4的含氟烷基,Rf5表示碳原子数1~4的可以含有氟原子的烷基)
在本发明中,(B)成分非氟类环状碳酸酯是选自碳酸亚乙酯、碳酸丙烯酯和碳酸亚乙烯酯中的至少1种,从放电容量、循环特性良好的方面出发而优选。
另外,在本发明中,(C)成分链状酯是式(C)所示的化合物,从速率特性、低温特性良好的方面出发而优选。
式(C):R1COOR2
(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2~4的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4的含氟烷基)
在本发明中,电解质盐(II)是选自LiPF6、LiN(SO2CF3)2和LiN(SO2C2F5)2中的至少1种,从循环特性良好的方面出发而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6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
- 下一篇:用于农业的表面活性剂共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