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及其初始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26229.7 | 申请日: | 200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4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秋宪;崎山史朗;道正志郎;德永祐介;森江隆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3K3/03 | 分类号: | H03K3/03;H03K3/35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环形 振荡器 及其 初始化 方法 | ||
1.一种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在假设p、q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具备:
q个环形振荡器,各环形振荡器分别由p个反相电路连接为环状而成;
相位耦合环,其通过将p×q个相位耦合电路连接为环状而成,所述相位耦合电路,将所述q个环形振荡器的任意一个中的所述p个反相电路的任意一个的输出,与所述q个环形振荡器的另一个中的所述p个反相电路的任意一个的输出,以规定的相位关系耦合;和
开关电路,其切换所述q个环形振荡器的每一个中的所述p个反相电路的任意一个的输出彼此间的短路和其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电路设置于所述q个环形振荡器的每一个中的所述p个反相电路的每一个上,
所述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具备在所述p个开关电路的任意两个之间无遗漏地设置的p个断开固定的开关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电路具备进行彼此相同的开闭动作的q-1个开关元件,
所述q-1个开关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q个环形振荡器的任意一个中的所述p个反相电路的任意一个的输出与所述q个环形振荡器的另一个中的所述p个反相电路的任意一个的输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电路具备进行彼此相同的开闭动作的q个开关元件,
所述q个开关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q个环形振荡器的每一个中的所述p个反相电路的任意一个的输出与所述开关电路固有的公共电压节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断开固定的开关元件,其设置于所述q个环形振荡器的每一个中的所述p个反相电路中没有设置所述开关电路的反相电路的输出与公共电压节点之间。
6.一种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在假设p、q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具备:
q个环形振荡器,各环形振荡器分别由p个反相电路连接为环状而成;和
相位耦合环,其通过将p个第1相位耦合电路和p×(q-1)个第2相位耦合电路,以每隔q-1个所述第2相位耦合电路插入一个所述第1相位耦合电路的方式连接为环状而成,各个所述第1相位耦合电路以及各个所述第2相位耦合电路,将所述q个环形振荡器的任意一个中的所述p个反相电路的任意一个的输出与所述q个环形振荡器的另一个中的所述p个反相电路的任意一个的输出以同相进行耦合,
所述p个第1相位耦合电路的每一个以能够进行通常的阻抗和高阻抗的切换的方式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p个第1相位耦合电路的每一个具备:
电阻元件;和
开关元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元件的一端,
所述p个第1相位耦合电路的每一个中的所述开关元件进行彼此相同的开闭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p×(q-1)个第2相位耦合电路的每一个具备:
电阻元件;和
接通固定的开关元件,其连接于所述电阻元件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p个第1相位耦合电路的每一个具备:
连接于所述电阻元件的另一端,且进行与连接于所述电阻元件的一端的开关元件彼此相同的开闭动作的开关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p×(q-1)个第2相位耦合电路的每一个具备:
电阻元件;和
接通固定的开关元件,其分别连接于所述电阻元件的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耦合式环形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p个第1相位耦合电路的每一个具备:
开关元件;和
电阻元件,其分别连接于所述开关元件的两端,
所述p个第1相位耦合电路的每一个中的所述开关元件进行彼此相同的开闭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62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