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元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26170.1 | 申请日: | 2009-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4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征孝;伊藤茂稔;津田有三;麦华路巴武吕;高桥幸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S5/343 | 分类号: | H01S5/343;H01S5/04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远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物 半导体 激光 元件 | ||
1.一种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基板(100、200、300);
在上述基板(100、200、300)上形成的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101、201、301);
在上述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101、201、301)上形成的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
在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上形成的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107、207、307、108、208、308);以及
在上述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107、207、307、108、208、308)上形成的上部透明导电膜(109、209、309),
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具有:包含铟的氮化物半导体阱层(131);和氮化物半导体障壁层(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与从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放出的激光的宽度对应的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的区域上方的上述上部透明导电膜(109、209、309)的区域中,上述上部透明导电膜(109、209、309)的表面与气体或透明电介质膜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激光(121、321)的电场分布渗出到上述上部透明导电膜(109、209、309)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与从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放出的激光(121、321)的宽度对应的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的区域上方的上述上部透明导电膜(109、209、309)的区域中,上述上部透明导电膜(109、209、309)的表面与气体或透明电介质膜接触,而且在位于与从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放出的激光(121、321)的宽度对应的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的区域上方不同区域的上述上部透明导电膜(109、209、309)的区域中,上述上部透明导电膜(109、209、309)的表面与由金属构成的电极(111)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100、200、300)由GaN或AlGaN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107、207、307、108、208、308)具有与上述上部透明导电膜(109、209、309)接触的p型氮化物半导体接触层(108,208,308),
上述p型氮化物半导体接触层(108,208,308)由p型GaN或p型AlGaN构成,
上述p型氮化物半导体接触层(108,208,308)的厚度是1μ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101、201、301)与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之间具备氮化物半导体下部光导层(102、202、302),
上述氮化物半导体下部光导层(102、202、302)由包含铟的氮化物半导体构成,
上述氮化物半导体下部光导层(102、202、302)的铟组成比小于上述氮化物半导体阱层(131)的铟组成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与上述上部透明导电膜(109、209、309)之间具备氮化物半导体上部光导层(106、206、306),
上述氮化物半导体上部光导层(106、206、306)由包含铟的氮化物半导体构成,
上述氮化物半导体上部光导层(106、206、306)的铟组成比小于上述氮化物半导体阱层(131)的铟组成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101、201、301)的上述氮化物半导体活性层(104、204、304)设置侧的相反侧具备下部透明导电膜(312),
上述下部透明导电膜(312)的上述n型氮化物半导体层(101、201、301)设置侧的相反侧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气体或透明电介质膜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61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绳清洁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