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介类的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4443.9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室越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斯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介类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养殖鳗鱼等鱼介类的养殖系统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养殖鳗鱼等鱼介类的养殖系统的技术已被公知(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鳗鱼的幼体,即,柳叶状仔鳗(叶状幼体)、早期柳叶状仔鳗的养殖方法,下述那样的方法已被公知。
首先,进行给予柳叶状仔鳗等饵的供饵作业。
在该情况下,在饲养了柳叶状仔鳗等的饲养箱的底上,堆积着胶状的饵。然后,从饲养箱的上方对饲养箱进行照明。这样一来,嫌光的柳叶状仔鳗等逃入堆积在饲养箱的底上的胶状的饵中。因为逃入到胶状的饵中的柳叶状仔鳗等张着嘴游动,所以,吃入胶状的饵。供饵作业例如进行15分钟左右。
在供饵作业结束后,进行将柳叶状仔鳗等吃剩且堆积在饲养箱的底部的饵(下面表述为“残饵”)排出的排饵作业。这是用于防止残饵的劣化导致饲养箱内的水质的恶化的作业。
在该情况下,增加注入到饲养箱的海水的量,通过该海水的水势,卷起堆积在饲养箱的底上的残饵,使之悬浮在海水中。通过将悬浮的海水经过滤器排出,仅使残饵、其它的杂质与海水一起从饲养箱内排出,而不会将上述柳叶状仔鳗等排出。排饵作业例如进行30分钟左右,直至将饲养箱内的残饵完全排出。
为了柳叶状仔鳗等的早期成长,需要在短期间多次反复供饵作业以及排饵作业。
但是,实际上在使用多个饲养箱进行养殖的情况下,1天中能够进行的供饵作业和排饵作业的次数受到限制。这是以上述那样的供饵作业和排饵作业合计需要将近一小时左右的时间、能够进行上述作业的作业者的人数受到限制等为起因。
另外,由于如上述的养殖作业通常从饲养箱的上方进行,所以,若将供水装置等设备配置在饲养箱的上方,则存在妨碍养殖作业的情况。此外,在使用刷子等进行饲养箱内的清洗、上述那样的残饵的悬浮的情况下,存在柳叶状仔鳗被卷入刷子,伤害柳叶状仔鳗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06240号公报
本发明是借鉴上述情况做出的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进行鱼介类的养殖的鱼介类的养殖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
即,在本发明中,
具备饲养箱、排饵装置、移送装置,
所述饲养箱构成为在底部具备经阀将供排水装置和供饵装置分别连接的管路,能够经上述管路进行供排水、供饵以及鱼介类的排出,
所述排饵装置构成为可上下升降,具备清洗上述饲养箱的内部的刷子、旋转驱动上述刷子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配置在上述刷子上并在上述刷子的旋转方向排出水的第一喷嘴,并且所述排饵装置下降到上述饲养箱的内部,清洗上述饲养箱或使残饵悬浮在上述饲养箱内的水中,
所述移送装置构成为可上下升降,下降到能够通过自然流下移送上述饲养箱内的上述鱼介类的位置,接收上述鱼介类,上升到能够通过自然流下移送该接收的上述鱼介类的位置,再次返回上述饲养箱内。
在本发明中,
上述排饵装置中,
替代上述刷子和上述第一喷嘴,具备相对于上述饲养箱的内壁面排出水的第二喷嘴和
旋转驱动上述喷嘴的第二驱动装置。
在本发明中,
上述饲养箱
在直线上配置多个,且在与上述直线垂直的直线上配置多个,将相邻的上述饲养箱中的至少一个作为上述移送装置来构成。
在本发明中,
上述饲养箱
被配置在以一个饲养箱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将上述一个饲养箱作为上述移送装置来构成。
发明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发挥下述所示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进行适合鱼介类,尤其是鳗鱼的幼体等的养殖。另外,能够从饲养箱的下方使用同一管路,进行向饲养箱的供排水、供饵以及鱼介类的排出。据此,能够减少配置在上述饲养箱的上方的装置的数量,有效地进行鱼介类的养殖。另外,通过从第一喷嘴排出水,能够防止鱼介类接近刷子。据此,能够防止上述鱼介类被卷入上述刷子,因此,不会伤害上述鱼介类。此时,通过使排饵装置上下升降,能够更有效地使饲养箱内的饵悬浮在水中。另外,能够通过自然流下,轻易地移送饲养箱内的鱼介类。据此,能够减轻用于进行养殖作业的作业者的负担,能够有效地进行鱼介类的养殖。
在本发明中,通过调节从第二喷嘴排出的水的流量,不存在因水流而伤害上述鱼介类的情况。此时,通过使排饵装置上下升降,能够更有效地使饲养箱内的饵悬浮在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株式会社,未经洋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4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散在油包水化妆用组合物中的遮光复合颗粒
- 下一篇: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