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22967.4 | 申请日: | 200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6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武;石桥晃;松田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8F1/32 | 分类号: | F28F1/32;F25B1/00;F25B39/00;F28D1/047;F28F1/02;F28F1/4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以及 具备 空气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构成空气调节机的热交换器中,有被称为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类型。该热交换器由按一定间隔配置而在其间流过气体(空气)的板状翅片、和与该板状翅片正交地被插入而在内部流过制冷剂的扁平形状的传热管构成,形成在传热管的内表面在轴向设有多个突条的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有扁平形状的传热管形成为多孔结构的类型、或是在板状翅片上设有通过切起形成的多个狭缝的类型。并且,该狭缝群设置成狭缝的侧端部相对于空气流动方向相向,在狭缝的侧端部处减薄空气流的速度边界层以及温度边界层,由此进行传热促进而使热交换能力增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94481号公报(图1至图3)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62485号公报(图1至图4)
在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中,由于传热管按照具有在内部有制冷剂流动的一个贯通孔的扁平长圆形状形成,所以,在冷冻系统的运转过程中,由于传热管内压力而使得传热管膨胀变形,因而,存在传热管与板状翅片的紧密接合性恶化这样的问题。
另外,以热交换器的高性能化作为目的,考虑如专利文献2那样将传热管形成为多孔结构并将其小型化、细径化。然而,通过将传热管小型化、细径化,管内热传递率增大,与此相对的是压力损失增大,因而,需要将这些要素最适当化。另外,小型化、细径化的传热管在传热性能方面是有利的,但是,由于传热管的制作或传热管与板状翅片的安装通过焊接进行,因而存在组装等的费用增大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即使将传热管形成为扁平也不会因传热管内压力产生传热管的变形,与板状翅片的紧密接合性良好,组装性良好,而且通过使用传热性能优异的传热管,能够使通风阻力减小而使热交换能力增大。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板状翅片和扁平形状的多个传热管,所述板状翅片按规定间隔排列配置,所述传热管在与所述板状翅片正交的方向被插通并在内部有制冷剂流动,所述传热管的沿着空气流动方向配置的外表面是平坦的,所述传热管的剖面具有大体椭圆形状的外形形状,所述传热管在内部具有由夹着隔壁的两个对称的大致D字形的贯通孔构成的第一以及第二制冷剂流路,所述传热管通过利用扩管刮管球对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制冷剂流路进行扩径而接合到所述板状翅片上。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扁平形状的传热管的内部设有将两个制冷剂流路隔开的隔壁,所以,即使将传热管形成为扁平,也不会因传热管内压力造成传热管变形,与板状翅片的紧密接合性良好,而且组装性良好,能够获得传热性能优异的传热管。另外,通过利用传热性能优异的小型、细径化的扁平形状的传热管,能够获得可以将通风阻力减小而使得热交换能力增大的热交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概略情况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传热管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传热管的扩管机构的说明图。
图4是图3的扩管机构的A-A剖面图。
图5是实施方式2的传热管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扩管后的突条的高度与热交换率的关系的图。
图7是实施方式3的传热管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传热管的扩管机构的说明图。
图9是图8的扩管机构的B-B剖面图。
图10是实施方式4的传热管的主视图。
图11是现有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热交换器的概略情况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热交换器的概略情况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29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纤色织织物
- 下一篇:一种夜光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