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管道系统中在线使用的晶片形的中空纤维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20864.4 | 申请日: | 200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6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加雷思·P·泰勒;阿米塔瓦·森古普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尔格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3/00 | 分类号: | B01D6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 |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系统 在线 使用 晶片 中空 纤维 模块 | ||
1.一种管道系统,包括:
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的两个标准栓接法兰连接件;以及
被密封在所述两个标准栓接法兰连接件之间的至少一个晶片形的中空纤维模块;
所述晶片形的中空纤维模块包括:
圆筒形壳体,该圆筒形壳体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
所述封闭端具有第一密封表面和入口;
至少一个侧口,所述至少一个侧口穿过所述圆筒形壳体;
端盖,该端盖联接到所述开口端;
所述端盖具有第二密封表面和出口;
膜衬垫的层叠件,该膜衬垫的层叠件在所述圆筒形壳体内并包括多个中空纤维;
封装材料,该封装材料将所述层叠件中的膜衬垫彼此粘接,同时将所述层叠件的一端粘接到所述圆筒形壳体的所述封闭端,并将所述层叠件的另一端粘接到所述端盖,从而在所述壳体内限定内室和至少一个外室;以及
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与所述内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系统,其中,所述管道系统进一步包括:
外壳直径,该外壳直径由所述圆筒形壳体的直径限定;
螺栓圆直径,该螺栓圆直径由从所述栓接法兰连接件的中心到每个所述螺栓的中心的直径限定;以及
螺栓孔直径,该螺栓孔直径由每个螺栓孔限定;
这里,所述外壳直径近似为所述螺栓圆直径与所述螺栓孔直径之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系统,其中,所述外壳直径稍小于所述螺栓圆直径与所述螺栓孔直径之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系统,进一步包括:
第一密封件,将所述第一密封表面密封至栓接法兰连接件之一;
所述第一密封表面具有由所述圆筒形壳体限定的第一外侧半径以及由所述入口限定的第一内侧半径,这里,所述第一外侧半径与所述第一内侧半径之差为至少0.1英寸;以及
第二密封件,将所述第二密封表面密封至另一个栓接法兰连接件;
所述第二密封表面具有由所述端盖限定的第二外侧半径以及由所述出口限定的第二内侧半径,这里,所述第二外侧半径与所述第二内侧半径之差为至少0.1英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系统,其中,所述两个标准栓接法兰连接件与管路在线地连接,所述管路为管道、导管、管子或任何类似的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系统,其中,所述晶片形的中空纤维模块的所述内室在气体流速为10升/分钟的情况下在所述两个标准栓接法兰之间产生小于1.5psi的压降,这里,所述内室的直径为4英寸。
7.一种晶片形的中空纤维模块,包括:
圆筒形壳体,该圆筒形壳体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
所述封闭端具有第一密封表面和入口;
所述第一密封表面具有由所述圆筒形壳体限定的第一外侧半径以及由所述入口限定的第一内侧半径,这里,所述第一外侧半径与所述第一内侧半径之差为至少0.1英寸;
至少一个侧口,所述至少一个侧口穿过所述圆筒形壳体;
端盖,该端盖联接到所述开口端;
所述端盖具有第二密封表面和出口;
所述第二密封表面具有由所述端盖限定的第二外侧半径以及由所述出口限定的第二内侧半径,这里,所述第二外侧半径与所述第二内侧半径之差为至少0.1英寸;
膜衬垫的层叠件,该膜衬垫的层叠件在所述圆筒形壳体内并包括多个中空纤维膜;
封装材料,该封装材料将所述层叠件中的膜衬垫彼此粘接,同时将所述层叠件的一端粘接到所述圆筒形壳体的所述封闭端,并将所述层叠件的另一端粘接到所述端盖,从而在所述壳体内限定内室和至少一个外室;以及
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与所述内室连通;
由此,所述晶片形的中空纤维模块适于经由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标准栓接法兰连接件而与管路在线地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晶片形的中空纤维模块,进一步包括:
外壳直径,该外壳直径由所述圆筒形壳体的直径限定;
螺栓圆直径,该螺栓圆直径由从所述栓接法兰连接件的中心到每个所述螺栓的中心的直径限定;以及
螺栓孔直径,该螺栓孔直径由每个螺栓孔限定;
这里,所述外壳直径近似为所述螺栓圆直径与所述螺栓孔直径之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晶片形的中空纤维模块,其中,所述外壳直径近似等于所述螺栓圆直径与所述螺栓孔直径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尔格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赛尔格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08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合手持电子装置的车辆资讯统合方法
- 下一篇:压嵌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