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速率对等体发现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20234.7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V·D·朴;T·J·理查德森;李君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00 | 分类号: | H04W8/00;H04W52/02;H04W40/24;H04W84/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炜;袁逸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率 对等 发现 方法 装置 | ||
领域
各种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与对等体发现信息的传达有关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
在例如自组织(ad hoc)对等无线网络之类的无线网络中,对于例如移动节点等无线通信设备而言,支持传送——例如广播——例如对等体发现信息、网络发现信息和/或服务发现信息等各种发现信息的能力是有益的。此类信息的广播可被当前处在其局域邻近区中的其他对等设备用来形成情境认知。这些对等体之间的无线设备广播发现信息的交换在缺少集中式协调和/或控制的网络中尤其有用。不同无线通信设备就发现信息的传送和接收可具有不同能力和/或需要。另外,个体无线通信设备在不同的时间就发现信息的传送和接收可具有不同能力和/或需要。广播和/或接收发现信息可被认为是开销信令,且在发现信息信令所花费的时间上诸如功率和频谱等资源可能不可用于话务信令。在实现支持发现信息的传达的结构时,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传送和/或接收发现信息所花费的功率以及储备电池功率余量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基于以上讨论,应当理解,需要以高效方式支持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发现信息的传达的方法和/或装置,并且允许灵活地传送和/或接收发现信息的方法和/或装置将是有益的。
概述
各种实施例涉及实现订户设备之间的直接无线通信的移动无线系统(例如,自组织对等网络)中使用的方法和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被称为对等体发现的过程实现对特定订户设备感兴趣的对等体、网络和/或服务的自发检测。在一些实例中,所实现的对等体发现方法和装置支持多种发送和/或监视对等体发现信息的速率。由此,在给定位置和时间,一些订户设备可能正以一种速率(例如,低速率)下执行对等体发现,而其他设备可能正在另一种速率(例如,高速率)下执行对等体发现。具体而言,在高速率下执行对等体发现操作具有以利用更多通信资源和花费更多功率(例如,缩短了电池寿命)为代价来缩减发现等待时间的益处。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特征,参与对等体发现的订户设备动态地适配其发送和/或监视对等体发现信息的速率。
各种实施例包括用于控制该动态适配的宽范围办法和触发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在一些实例中,例如从低操作速率到高操作速率的对等体发现速率改变可被例如开始应用、选择或转换到特定应用模式、或选取特定菜单选项等用户和/或应用事件触发。在其他实例中,对等体发现速率改变可基于在空中接口上收到的信息来触发或确定,例如检测已被监视到的对等体发现信息的部分匹配、检测局域附近内的新节点、或检测局域附近内节点集合的预定改变速率。在又其他实例中,对等体发现速率改变可基于时间信息来触发或确定,例如指示对等体发现应在给定速率下执行时一天中的时间、一周中的一些天等预配置或获悉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独立地控制发送对等体发现信息的速率和监视对等体发现信息的速率。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发送和监视的速率相耦合可能是有益的,并且可控制地将发送和监视的速率相耦合。
一种操作支持多种对等体发现模式的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这些对等体发现模式包括在其间以第一速率传送对等体发现信号的第一传送对等体发现模式和在其间以第二速率传送对等体发现信号的第二传送对等体发现模式,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该方法包括:当在所述第一传送对等体发现模式下工作时,确定是否发生了用于触发从第一模式改变到第二模式的改变条件;以及一旦检测到已发生用于触发从第一模式改变到第二模式的所述改变条件,就从第一模式转换到第二模式。一种支持多种对等体发现模式的示例性通信设备,这些对等体发现模式包括在其间以第一速率传送对等体发现信号的第一传送对等体发现模式和在其间以第二速率传送对等体发现信号的第二传送对等体发现模式,所述第二速率高于所述第一速率,该设备包括:第一转换条件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第一模式下工作时确定是否发生了用于触发从第一模式改变到第二模式的改变条件;以及第一模式转换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转换条件检测模块检测到已发生用于触发从第一模式改变到第二模式的所述改变条件时控制所述通信设备从第一模式转换到第二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0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