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滑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9713.7 | 申请日: | 2009-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6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学二;佐藤祐辅;三好健介;村井伸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今仙电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0N2/08 | 分类号: | B60N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滑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前后调整车辆用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前后调整车辆用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公知有一种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该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的锁定机构通过将能够倾动(tilt)地固定于上部导轨上的锁定杆的爪嵌合于下部导轨的卡合孔和上部导轨的卡合孔等中,而将上部导轨相对于下部导轨锁定为无法移动。而且,通过操作操作杆使锁定杆倾动而将爪自下部导轨的卡合孔和上部导轨的卡合孔等中拔出,从而解除上述锁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54356号公报
但是,在搭乘人员所搭乘的车辆发生冲撞时、实施紧急制动时等,可能发生由于错误地接触操作杆而使该操作杆向解锁方向倾动,从而导致锁定机构成为解锁状态的情况。另外,在上述那样的冲撞、紧急制动时,可能发生由于操作杆的自重而使该操作杆向解锁方向倾动,从而导致锁定机构成为解锁状态的情况。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减小与操作杆的倾动相应地产生的使锁定机构解锁时的力而使锁定机构难以被解锁,为此,需要将包含操作杆在内的倾动体的重心位置调整成接近倾动中心。
但是,上述那样的操作杆延伸形成为与锁定杆相抵接,以在锁定时按压该锁定杆,因此,存在上述倾动体的重心位置基本上被固定而难以调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操作构件的误操作的座椅滑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10)包括:下部导轨构件(30),其固定于车体(B)上;上部导轨构件(20),其固定于座椅(S)上,并且相对于上述下部导轨构件滑动自如地设置在该下部导轨构件上;锁定构件(50),其具有能够与上述下部导轨构件的下部导轨侧被卡合部(35a)和上述上部导轨构件的上部导轨侧被卡合部(22a、23a)卡合或脱离的锁定侧卡合部(55);操作构件(70),为了切换上述锁定侧卡合部卡合于上述下部导轨侧卡合部及上述上部导轨侧卡合部的锁定状态和解除该锁定状态的解锁状态而操作该操作构件;其特征在于,该座椅滑动装置还包括施力构件(60),该施力构件(60)与上述操作构件的用于切换为上述解锁状态的操作相应地对上述锁定构件向解锁方向施力,能与上述操作构件的操作相应地和该操作构件一起以规定的倾动中心(L)为中心倾动,上述施力构件的重心位置被调整成,使包括通过上述操作构件的操作以上述规定的倾动中心为中心倾动的该操作构件和上述施力构件在内的倾动体的重心位置接近上述规定的倾动中心。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座椅滑动装置包括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与操作构件的用于切换为解锁状态的操作相应地对锁定构件向解锁方向施力,能与操作构件的操作相应地与该操作构件一起以规定的倾动中心为中心倾动。并且,通过调整该施力构件的重心位置,使包括通过操作构件的操作以上述规定的倾动中心为中心倾动的该操作构件和施力构件在内的倾动体的重心位置接近上述规定的倾动中心。
由此,由于包括操作构件和施力构件在内的倾动体的重心位置接近上述规定的倾动中心,因此,与操作杆的倾动相应地产生的使锁定机构解锁时的力变小,能抑制操作杆的误操作。
另外,能通过调整施力构件的重心位置来调整上述倾动体的重心位置,因此,能容易地实施用于使该倾动体的重心位置接近上述规定的倾动中心的调整作业。
因而,能够防止操作构件的误操作。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施力构件形成有能与从锁定状态以上述规定的倾动中心为中心向解锁方向倾动的操作构件相抵接的抵接部,并且,该施力构件形成为不与从锁定状态以上述规定的倾动中心为中心向反解锁方向倾动的操作构件相接触。
通常,在车辆用座椅的车室内侧的下部导轨构件和上部导轨构件(以下均成为内侧导轨构件)的与操作构件相反的一侧附近,通过固定构件等固定有座椅安全带的安装扣。于是,在车辆冲撞时等,在系着座椅安全带的搭乘者所坐的车辆用座椅受到强烈的撞击时,座椅安全带的安装扣上会产生较强的拉力。内侧导轨构件的与操作构件相反的一侧因该拉力向上方移动,而车室外侧的下部导轨构件和上部导轨构件(以下均称作外侧导轨构件)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今仙电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今仙电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9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耙式采样器
- 下一篇:含有匍匐大戟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