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燃式内燃机和操作内燃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8057.9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7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阿尔托·耶尔维;拉尔斯-奥拉·利瓦格;克里斯特·威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3/02 | 分类号: | F02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燃式 内燃机 操作 方法 | ||
1.一种压燃式增压内燃机(10),该内燃机包括:主体(15),在该主体中布置有至少一个气缸(20);气缸盖(40),该气缸盖与所述气缸相关地布置,并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门(42)和至少一个排气门(44);气门机构(421,441),该气门机构布置成用于操作所述气缸盖中的所述气门(42,44);活塞(25),该活塞布置成在所述气缸中能在其上止点(TDC)与下止点(BTC)之间移动,该内燃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气门机构(421,441)布置成进行操作以使扫气区域(S)为80-120百分比-度(%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机构(421,441)被布置成进行操作以使所述扫气区域(S)的顶点高度小于所述气缸(20)的直径的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进气门曲线(510)形成的区域(%度)和排气门曲线(500)形成的区域(%度)具有不同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排气门曲线(500)相比,所述进气门曲线(510)形成更大的区域(%度)。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门布置成最迟在曲柄角为335°时打开1%,并且所述排气门布置成至少直到曲柄角为385°时打开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机构(421,441)布置成保持所述进气门(42)和所述排气门(44)在曲柄角310-410°之间至少部分地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5)设有布置在所述活塞的上部中的具有一深度(260)的碗部(251)、以及环绕所述碗部的大体平坦的边缘区域(256),所述碗部(251)包括:中间顶部区域(252);圆锥形区域(253),该圆锥形区域以一角度(α)朝所述活塞的周缘径向延伸,使得所述碗部的所述深度朝所述活塞(25)的周缘增大;具有半径(R2)的弯曲的底部区域(254),该弯曲的底部区域布置在所述圆锥形区域的径向后方,使得所述碗部的深度减小;以及唇部(255),该唇部位于所述弯曲的底部区域与所述平坦的边缘区域(256)之间,并且所述活塞的所述中间顶部区域(252)与所述平坦的边缘区域(256)位于相同高度,从而通过所述活塞的形状增大所述内燃机(10)的压缩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机构(421,441)被布置成在排气冲程和进气冲程之间保持所述进气门和所述排气门同时打开,从而基本抵消由增大的所述压缩比造成的增大的热负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止点位置处压挤距离(265)大约为所述气缸的直径(DC)的3.5-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碗部的深度(260)/底部半径(R2)之比大约为0.9-1.2。
11.一种操作压燃式增压内燃机的方法,该内燃机包括:主体(15),在该主体中布置有至少一个气缸(20);气缸盖(40),该气缸盖与所述气缸相关地布置,并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门(42)和至少一个排气门(44);气门机构(421,441),该气门机构操作所述气缸盖中的所述气门(42,44);活塞(25),该活塞布置成在所述气缸中在其上止点(TDC)与下止点(BTC)之间往复运动,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气门机构(421,441)进行操作以使扫气区域(S)为80-120百分比-度(%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往复运动,使得在所述上止点位置处,该活塞距所述气缸盖的距离为所述气缸的直径(DC)的3.5-4%。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门最迟在曲柄角为335°时打开1%,并且所述排气门至少直到曲柄角为385°时打开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未经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80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