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收缩性聚酯薄膜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16147.4 | 申请日: | 2009-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5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泰炳;郑泰亨;金南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SKC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聚酯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玻璃瓶等容器上可作为粘着标签来使用的热收缩性聚酯薄膜。
背景技术
热收缩性薄膜,尤其是作为瓶体部分上附着着的标签用收缩薄膜,其主要采用由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制造而成的薄膜。可是聚氯乙烯存在焚烧时生成氯气的问题,聚苯乙烯存在不易进行印刷的问题。并且,应用于PET瓶上的情况下,进行回收时需对由PET以外的树脂制造的标签进行区分,因此近来热收缩性聚酯薄膜受到关注。
另一方面,通常在对粘着了热收缩性薄膜的玻璃瓶等容器进行再利用时,由于家庭及公司中消费者们需要直接分离标签或者在玻璃瓶再利用过程中需要利用标签去除器(Label Remover),因此大部分玻璃瓶采用在清洗过程中可被清洗液容易地清除掉的纸质标签。
最近,正在使用在1轴热收缩薄膜上印刷及涂抹粘着剂后经过模切(Die-Cutting)制作标签,进而应用于玻璃瓶上的技术。在使用这样的热收缩粘着标签的情况下,在玻璃瓶的清洗过程中采用相对高温的清洗液来使粘着热收缩标签收缩,从而可从瓶上容易地清除掉。
然而,使用上述1轴薄膜的现有热收缩标签,其模切性能不佳且在从玻璃瓶上进行清除时存在不良率大的问题,因此需要可解决该问题的新的薄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对粘着标签进行加工时所需的模切性、并且能够达成向着双向呈现出优秀的收缩力以及在再利用容器的清洗作业时薄膜易被清除等工程经济性的热收缩性聚酯薄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在80℃温水中进行30秒热处理时,在纵方向及横方向上的收缩率达20%以上,且按下述公式1中所表示的双向均等特性常数范围为0.25-2.5的热收缩性聚酯薄膜。
公式1
A=(MD-MS)/(TD-TS)
上述公式中,A为双向均等特性常数,MD及TD为纵方向及横方向各自的断裂延伸率(%),MS及TS为纵方向及横方向各自的断裂强度(kg/mm2),此时排除各项的单位仅提取各个系数值来进行计算。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热收缩性聚酯薄膜具备模切性优秀、可容易地制造粘着标签、可在再利用性玻璃瓶等容器上容易地进行清除、降低费用等优秀的效果。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热收缩性聚酯薄膜在80℃温水中进行30秒热处理时,在纵方向及横方向上的收缩率各自达20%以上,优选地各自范围为25%-60%,所述公式1所表示的双向均等特性常数,以其范围在0.25-2.5作为特征。所述双向均等特性常数在低于0.25或者高于2.5时,会发生向一侧方向(纵方向或者横方向)进行分子配向而导致模切性不佳,或者清洗过程中双向的收缩力不足使得标签的清除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的热收缩性聚酯薄膜所使用的聚酯,可使用将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等酸成分;与乙烯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乙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二醇成分进行反应后得到的聚酯。作为二醇成分,含有碳数量在3-6范围内的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及新戊二醇中一种以上的二醇成分为优选,特别是包含新戊二醇,将其作为二醇成分的一种为最优选。此外,本发明的薄膜上使用的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55℃至80℃。
作为本发明的热收缩性聚酯薄膜上使用的聚酯,所述优选的聚酯中,可采用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采用两种以上来混合使用。
优选地,本发明的热收缩性聚酯薄膜所包含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重量占总重量的60%-95%。
本发明的热收缩性聚酯薄膜可采用同时或者逐次拉伸法的双轴拉伸而制得。此时,纵方向及横方向拉伸比均优选为2.5倍至4.5倍,更为优选地,纵方向及横方向的拉伸比均优选为3倍至4倍。
此时,优选地,纵方向拉伸比和横方向拉伸比的差值小于1。该特征可提高纵方向及横方向均一的模切性能。
此外,横方向拉伸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虽然可以利用横方向拉伸法,但为了更好地提高模切性能,通过在拉伸区间中设定中立区间的分成两个区间来实施拉伸为优选。
同时,拉伸温度优选为80℃至120℃。
本发明的薄膜优选为在进行上述原料树脂拉伸工程之后,在低于原料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温度中经过冷却过程来制造得到的薄膜。这样可提升最终薄膜的平滑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C株式会社,未经SK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61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湿独立处理辐射吊顶供冷系统
- 下一篇:电磁加热超导供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