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用内胎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5491.1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5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饭塚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5/04 | 分类号: | B60C5/04;B60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内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用内胎,更加详细地说涉及耐久性和耐空气透过性优异的轮胎用内胎。
背景技术
在用于卡车、公共汽车等的有内胎型的充气轮胎中,其内胎自身的耐空气透过性对轮胎的耐久性的影响非常大。具体而言,内胎具有高耐空气透过性会给轮胎的耐久性带来好的影响。
作为赋予内胎高耐空气透过性的方法,可以考虑加厚内胎的橡胶厚度这样的方法。但是,如果增大内胎的橡胶厚度,则橡胶的用量增加,所以轮胎的重量增加,而且引起行驶时的发热上升。轮胎重量的增加会使滚动阻力增大导致燃料经济性恶化,另外存在内胎的发热上升导致轮胎的耐久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热塑性树脂与橡胶相比弹性模量大,但具有耐空气透过性优异这样的特性。因此,可以考虑以壁厚与弹性模量成反比例的方式用该热塑性树脂形成薄壁的轮胎用内胎。但是,热塑性树脂的轮胎用内胎由于与橡胶轮胎相比弹性模量高且其厚度薄,所以很有可能由于与轮胎内周面的接触而承受的弯曲疲劳,而在表面产生裂纹,最终内胎主体泄气。该内胎主体的裂纹容易在内胎主体与轮胎胎面部内周面中的搭接部的凹凸部分接触的部位产生。
对于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的内胎中的裂纹的产生,如果列举其一般的产生机理,有以下3种情况。防止产生各种裂纹直接关系到内胎的耐久性。
(1)在内胎主体和轮胎的接触面上产生轮胎主体的裂纹;
(2)在轮胎主体的端部彼此的搭接部产生裂纹;
(3)在空气注入阀的阀座和轮胎主体的接合部产生裂纹。
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作为与改善轮胎主体的耐久性等相关的提案,专利文献1公开了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紧密层叠而成的2层结构的轮胎用橡胶内胎。第一橡胶层包括100重量%的丁基橡胶,且第二橡胶层包括70重量%~100%重量的丁基橡胶,而且第二橡胶层的伸长永久变形率为第一橡胶层的伸长永久变形率的0.50倍~0.95倍。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减轻保管中的老化而提高了耐久性的轮胎用内胎,提出了由弹性材料形成的主体层和由不同于该主体层的弹性材料形成的增强层构成的2层结构的轮胎用内胎。形成主体层的弹性材料为丁基系橡胶,形成增强层的弹性材料为NR-SBR-BR系橡胶。
但是,专利文献1和2中的任一轮胎用内胎在改善内胎主体的耐久性和/或耐空气透过性的方面均尚不充分。
另外,专利文献3提出了具有由至少25层微层(microlayer)合成物制成的层叠体的空气阻挡层的轮胎用内胎,所述微层含有弹性体配合物和高阻挡性热塑性树脂。但是,该专利文献3的内胎虽然耐空气透过性提高了,但提高内胎主体的耐久性的课题仍没有解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933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673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7-5097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鉴于上述之点,提供一种具有防止在与轮胎内周面的接触面产生的轮胎主体的裂纹的优异的耐久性、并具有优异的耐空气透过性的轮胎用内胎。
本发明的其他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也能够防止空气主体阀的阀座和内胎主体的接合部的内胎主体的裂纹的优异的耐久性、并具有优异的耐空气透过性的轮胎用内胎。
本发明的又一其他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内胎主体的端部彼此的搭接部的裂纹的优异的耐久性、并具有优异的耐空气透过性的轮胎用内胎。
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的本发明的轮胎用内胎具有下述(1)的构成。
(1)一种轮胎用内胎,其中,内胎主体构成为层叠有至少一层橡胶层和至少一层热塑性树脂的多层结构,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混合有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制成,
至少在与轮胎胎面部的内周面接触的区域的所述多层结构的最外层上配置有所述橡胶层,并且在该最外层的内侧配置有所述热塑性树脂层。
在本发明的轮胎用内胎中,更优选制成下面(2)~(11)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构成。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轮胎用内胎,其中,在所述内胎主体的横截面上,所述橡胶层和热塑性树脂层形成为在周向上连续的环状。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轮胎用内胎,其中,所述多层结构包括所述橡胶层分别层叠于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内侧和外侧而得的至少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5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