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碳钢铸片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15461.0 | 申请日: | 200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宫嵜雅文;山村英明;峰田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2D11/11 | 分类号: | B22D11/11;B22D1/00;B22D11/00;B22D11/108;C21C7/00;C21C7/06;C22C38/00;C22C3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碳钢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稳定地制造低碳钢铸片的方法,所述低碳钢铸片用于生产加工性、成形性优异且表面不易发生缺陷的低碳薄钢板。
本申请主张基于2008年7月15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8-183740的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通过转炉或真空处理容器进行精炼的钢水中含有过量的溶解氧。该过量的溶解氧通常通过与氧的亲和力强的强脱氧元素即Al进行脱氧。Al通过脱氧而成为氧化铝,氧化铝凝聚合并成为数100μm以上的粗大的氧化铝簇晶。
薄板用钢被用于汽车用外板等加工严格的用途。因此,将薄板用钢的碳浓度设为0.05质量%以下来提高加工性。但是,当使碳浓度降低时,精炼后的溶解氧浓度升高。其结果,进行Al脱氧时,生成大量氧化铝,氧化铝簇晶量非常多。
如果生成大量氧化铝簇晶,则在将钢水从钢水锅经由漏斗(タンデイツシユ,tundish)利用浸渍喷嘴注入铸模内进行连续铸造时,会在浸渍喷嘴内附着氧化铝簇晶。该氧化铝簇晶成为钢水注入的障碍,妨碍连续铸造。另外,该现象被称作“喷嘴堵塞”。
另外,氧化铝簇晶是钢板制造时表面缺陷发生的原因,使薄钢板的品质大幅劣化。因此,寻求用于降低作为氧化铝簇晶的原因的氧化铝的对策。
作为用于降低氧化铝的对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向钢水表面添加夹杂物吸附用助熔剂(flux)来除去氧化铝的方法。另外,作为用于降低氧化铝的对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向钢水中添加CAO助熔剂来吸附除去氧化铝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中,很难将低碳钢水中大量生成的氧化铝充分地除去。
另一方面,作为不生成氧化铝的方法(不进行氧化铝的除去),有利用除Al以外的脱氧元素除去经脱碳处理后的溶解氧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Mg进行脱氧的薄钢板用钢水的制备(溶製)方法。但是,Mg的蒸汽压高,对钢水的成品率非常低。因此,如低碳钢,要仅通过Mg对溶解氧浓度高的钢水进行脱氧,需要大量的Mg。因此,考虑到制造成本,不能说是实用的工艺。
鉴于使用Al对钢水脱氧的上述的问题,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组合使用Ti以及La和/或Ce作为脱氧元素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脱氧后的钢水中存在的夹杂物成为Ti氧化物、La氧化物和/或Ce氧化物的复合夹杂物。由于这些复合夹杂物在钢水中难以凝聚合并,呈微细分散的状态,因此不能生成上述粗大的氧化铝簇晶,不会发生喷嘴堵塞、钢板表面缺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042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14905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3021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PCT WO 03/002771A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即使是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方法,在从钢水锅向漏斗中注入钢水时,在漏斗内钢水有时也会因环境氧或熔渣等而发生氧化。
即,在将Ti以及La和/或Ce作为脱氧元素使用而使钢水氧化的情况下,钢水中的Ti被优先氧化,夹杂物中Ti氧化物的含量增加。其结果是,夹杂物组成从上述难以凝聚合并的组成变化成容易凝聚合并的组成,发生喷嘴堵塞、钢板表面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低碳钢铸片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对使用Ti以及La和/或Ce作为脱氧元素的钢水在漏斗内发生氧化而导致的钢水中夹杂物的组成变化进行控制,防止夹杂物的凝聚合并,由此可防止因凝聚合并的夹杂物而造成的喷嘴堵塞及钢板表面缺陷。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采用以下方法。
(1)一种低碳钢铸片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通过脱碳处理将碳浓度调整至0.05质量%以下的钢水中添加Ti,然后添加La及Ce中的至少一种,并且进行成分调整,由此制备低碳钢铸片的钢水的工序,所述低碳钢铸片的钢水中按质量%计具有超过0%且为0.05%以下的碳、超过0%且为0.01%以下的Si、超过0%且为0.5%以下的Mn、超过0%且为0.05%以下的P、0%以上且为0.02%以下的S、0%以上且为0.01%以下的Al、0.01%以上且为0.4%以下的Ti、总计0.001%以上且为0.01%以下的La和/或Ce、0.004%以上且为0.02%以下的氧,并且以铁为主成分;
将制备的所述钢水经由漏斗向铸模注入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5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