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向无线电站用信令告知资源的方法及用于此的无线电站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15365.6 | 申请日: | 2009-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7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T·J·莫尔斯利;M·P·J·巴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亚非;刘鹏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 电站 用信令 告知 资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主站向多个次站用信令告知资源的方法。本发明例如关于包括多个无线电站的任何网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中次站例如能够执行MIMO传输的移动电信网络。
背景技术
在像移动电信网络那样的网络中,主站(像GSM中的基站或者UMTS中的eNode B)指示被分配给次站(像GSM中的移动站或者UMTS中的用户装备)的传输资源。
例如,在UMTS LTE(长期演进)的规范的当前版本中,信令在控制信道(像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被提供,其从主站(eNB)被传输到次站(UE)以指示用于在eNB与UE之间的数据传输的传输资源。
对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每个这样的控制信令消息可以典型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些或者全部:时间-频率资源分配、所使用的MIMO层的数目(即,MIMO传输束的数目)、混合ARQ进程数目、用于每一层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用于每一层的新数据指示符(NDI)、用于每一层的冗余版本(RV)、用于每一层的预编码信息、UE身份、CRC。通常每子帧每UE传输一个控制信令消息。
然而,对于其中在相同的(或者至少重叠的)时间-频率资源中发生到一组UE的数据传输的若干个类型的传输模式(例如像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传输模式),由控制信令引起的开销的量因此可能变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以高效的方式用信令告知资源的分配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减少干扰和开销的用于用信令告知资源的分配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的另一个更具体的目的是减少用于MU-MIMO系统的信令开销。
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用信令告知用于主站与多个相应的次站之间的多个通信的多个传输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多播消息中向至少两个次站用信令告知至少一个第一传输参数的值,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值对于与该至少两个次站相对应的相应的通信是共用的,以及
(b)在多个单播消息中向该多个次站中的每个次站用信令告知至少一个第二传输参数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主站,包括用于用信令告知用于主站与多个相应的次站之间的多个通信的多个传输参数的装置,其包括用于在多播消息中向至少两个次站用信令告知至少一个第一传输参数的值的装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值对于与该至少两个次站相对应的相应的通信是共用的;以及用于在多个单播消息中向该多个次站中的每个次站用信令告知至少一个第二传输参数的值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次站,包括用于接收与用于主站与多个次站之间的多个通信的多个传输参数有关的信令消息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从用于用信令告知至少一个第一传输参数的值的多播消息以及从用于用信令告知至少一个第二传输参数的值的单播消息导出传输参数的装置,所述第一传输参数的值对于与所述次站以及至少一个另外的次站相对应的相应的通信是共用的。
结果,可以在单个多播消息中发送对于多个次站共用的所有传输参数和控制信息。第二消息可以被分别定址(address)到每个站,以用于使所述第一消息的信息完整。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中显而易见,并且将参照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而被阐明。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其中实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如图1中描绘的通信系统300,包括像基站那样的主站100以及像移动站那样的至少一个次站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5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