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双组分型涂料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4114.6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岸本龙介;松下伸一;森川幸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79 | 分类号: | C08G18/79;C09D7/12;C09D17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 组合 使用 组分 涂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双组分型涂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多异氰酸酯作为一种成份使用的双组分型氨基甲酸酯系涂料由于能够提供耐候性、耐磨耗性优异的涂膜而一直被用于建筑物、土木构筑物等室外基材的涂装、汽车的修补、塑料的涂装等。
由于多异氰酸酯极性高,该涂料中通常使用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溶剂、乙酸丁酯等酯系溶剂等强溶剂,亦即使用溶解力强的溶剂。
这些强溶剂由于气味大,从改善作业环境、减少地球环境负荷方面出发,近年来有避开的倾向。进一步,在旧涂膜上重新涂装而进行修补、涂布更新时,修补用涂料中包含具有高溶解力的强溶剂时,旧涂膜膨润或溶解,可能有甚至需要修补旧涂膜的必要。其结果是,有时会产生涂布作业的扩大化和烦杂化、涂布费用增加、工期延长等问题。
鉴于上述观点,近年来在开发一种易溶于弱极性有机溶剂的多异氰酸酯。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98928号公报)中,作为在弱极性溶剂中稀释性优异的多异氰酸酯,公开了使脂环式二异氰酸酯与在弱极性溶剂中稀释性为100%以上的多元醇反应得到的多异氰酸酯。
另外,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4828号公报)中,作为对弱极性有机溶剂的溶解性及与硅酸盐化合物的相容性优异的多异氰酸酯,公开了由脂肪族和/或脂环式二异氰酸酯与碳数1~20的一元醇所得到的具有规定的脲基甲酸酯基/异氰脲酸酯基的摩尔比和规定分子量分布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上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多异氰酸酯对弱极性有机溶剂而言溶解性均优异,但在与主剂的多元醇化合物的相容性、所得涂膜的表面硬度等各种物性方面,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另外弱极性溶剂的选择也有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989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48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溶于弱极性有机溶剂、且与多元醇化合物的相容性优异,可提供以表面硬度为首的各种物性优异的涂膜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双组分型涂料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实现该目的,进行了反复深入研究后发现,对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碳数11~20的脂肪族一元醇反应得到的多异氰酸酯,通过使该多异氰酸酯的脲基甲酸酯基/异氰脲酸酯基的摩尔比为规定范围,能够提高其对弱极性有机溶剂的溶解性,且提高了由包含该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涂料所得的涂膜的以表面硬度为首的各种物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
1.一种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使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碳数11~20的脂肪族一元醇通过反应得到的多异氰酸酯,及苯胺点为10~70℃的弱极性有机溶剂或混合苯胺点为5~50℃的弱极性有机溶剂;在该多异氰酸酯的分子内具有脲基甲酸酯基、异氰脲酸酯基及氨基甲酸酯基;并且该脲基甲酸酯基与异氰脲酸酯基的摩尔比为脲基甲酸酯基/异氰脲酸酯基=70/30~30/70。
2.根据1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反应是同时进行脲基甲酸酯化反应与异氰脲酸酯化反应的反应。
3.根据2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脲基甲酸酯化反应和异氰脲酸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为辛酸锡。
4.一种多异氰酸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碳数11~20的脂肪族一元醇在辛酸锡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脲基甲酸酯化反应和异氰脲酸酯化反应。
5.一种双组分型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组合物和多元醇化合物。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组合物中所含的多异氰酸酯对弱极性有机溶剂(弱溶剂)的溶解性优异,且与双组分型涂料所使用的氟系、丙烯酸系多元醇的相容性良好。
该多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含量高,因此,通过将其作为双组分型涂料组合物的固化剂使用,可提高以表面硬度为首的各种涂膜物性。
另外,本发明的双组分型涂料组合物由于可溶于弱极性有机溶剂(弱溶剂),因此,在重复涂布时不会侵蚀底层,再涂布性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4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