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矿道和孔道处理地下含烃地层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13390.0 | 申请日: | 200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D·B·伯恩斯;H·J·黄;J·马韦德;D·C·麦克唐纳德;R·G·普赖西斯赖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孔道 处理 地下 地层 | ||
1.一种用于处理地下含烃地层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一个或更多个孔道,所述孔道具有至少1m的平均直径,至少一个孔道连接于地表;和
从至少一个孔道伸入地下含烃地层的至少一部分中的两个或更多个井眼,至少两个井眼装有细长热源,所述细长热源构造成加热至少一部分地下含烃地层,以便使至少一些烃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将至少一个孔道连接至地表的至少一个竖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将至少一个孔道连接至地表的至少一个竖井,其中至少一个竖井基本上竖直地定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有开采井,所述开采井定位成使得运动的流体从地层排入所述开采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位于至少一个孔道中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构造成从地层生产收集在孔道中的流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生产系统孔道定位成通过重力排放来收集地层中的流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生产系统包括与生产系统孔道联接的基本上竖直的生产井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从至少一个孔道延伸出的至少一个蒸汽注入井眼,所述蒸汽注入井眼连接于一个或更多个蒸汽源,至少一个蒸汽注入井眼构造成向地下含烃地层提供蒸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孔道具有至少2m的平均直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孔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卵形、矩形或不规则形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一个热源为电阻加热器,位于至少一个孔道中的导体构造成为加热器提供电力。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一个热源为气体燃烧器,而且该系统还包括构造成传送用于气体燃烧器的燃料气体的管路,其中所述管路位于至少一个孔道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两个热源构造成允许热源之间的电流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加热地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热源之间的电流部分构造成有受阻抗地加热地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两个井眼构造成允许加热的流体在至少两个孔道之间流动,以加热地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与至少一个孔道联接在一起的生产系统,所述生产系统构造成将加热的流体从地层移出到地层的地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生产系统包括将加热的流体移动至地层的地表的提升系统。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一个孔道基本上是水平的,至少两个井眼与该孔道成一定角度地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位于孔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不可渗透屏障,其构造成密封孔道而与地层流体隔离。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一个井眼定向钻进在至少两个孔道之间。
21.一种用于处理地下含烃地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系统向地下含烃地层提供热量,以使地层中的至少一些烃运动,所述热量由权利要求1-20中任一所述的系统提供。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部分开采地层流体。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允许地层流体排放到至少一个孔道,并利用一生产系统从排放孔道向地层地表生产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33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