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借助模具由粗纱制造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纤维复合塑料构件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2831.5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卡斯滕·巴拉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8 | 分类号: | B29C70/38;B29C70/54;B29C70/56;B29B11/16;B29C53/56;B29C7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借助 模具 制造 纤维 复合材料 构件 复合 塑料 方法 以及 实施 | ||
1.一种用于借助具有成形表面(3)的模具(1)由粗纱(R)制造FVW构件/FVK构件的方法,具有步骤:
●通过借助于敷料装置(13)在以规定的定向在转向装置(10)之间施加拉力的情况下拉紧所述粗纱(R),将由干燥的纤维形成的至少一个粗纱(R)施加在所述成形表面(3)上,所述转向装置设置在至少局部地形成凸状的涂布表面的侧面,并且沿所述涂布表面的纵向方向(L)设置,其中所述粗纱(R)在所述转向装置之间沿着所述成形表面(3)张紧,使得所述粗纱(R)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成形表面(3);
●将粘合剂材料施加在所述张紧的粗纱(R)上;
●通过利用用于构成待制造的构件的预型件的温度,使纤维束和粘合剂材料的构造强化;
●使所述预型件与所述转向装置分离,并且从所述模具(1)中取出所述预型件;以及
●在预型件与所述转向装置分离后,实施注入法或浸渍法,以用于构成所述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的所述成形表面(3)构成为并且所述转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成形表面(3)上,使得所述转向装置划定具有局部不可展开的表面形状的涂布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成销状地凸出于所述模具(1)的所述成形表面(3)。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R)和连续粗纱(R)只是由干燥纤维形成。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R)由碳纤维或玻璃形成。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R)的至少一部分相互缝合,以用于固定纤维束和粘合剂材料的构造。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R)的涂敷和粘合剂材料的涂敷连续地、同时地或多次交替地进行。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材料由无纺织物形成,并且所述无纺织物在纤维束施加在工具模上后,涂敷在所述纤维束上。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织物套在或固定在所述转向装置的多个上。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材料由粘合剂线形成,并且所述粘合剂线连同每个粗纱一起涂敷。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加所述粗纱(R)后,该粗纱(R)能够用树脂浸润。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加粗纱(R)的至少一部分后,预浸料放置在所述粗纱(R)上。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型件与所述转向装置的分离通过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模具(1)上的所述转向装置的进入来进行。
14.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型件与所述转向装置的分离通过在所述转向装附近切除由所述转向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转向的所述粗纱(R)来进行。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粗纱(R)的所述构造的强化通过真空法进行。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粗纱(R)的所述构造的强化在放置过程后或也在各个放置顺序之间进行,粗纱以所述放置顺序涂敷在所述模具(1)上。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真空垫放置在具有由粗纱(R)和粘合剂材料组成的所述构造和接触面的所述模具(1)上,并且通过借助由粗纱(R)和粘合剂材料组成的所述构造的加热在所述接触面和所述真空垫之间产生负压,进行纤维束的所述构造的强化。
18.如前述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束的所述构造的强化通过借助树脂冲头的树脂挤压法来进行。
1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法或浸渍法为拉挤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28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