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移动电话与固网电话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12267.7 | 申请日: | 2009-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9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 发明(设计)人: | K·费希尔;S·弗里斯;A·克普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M1/725;H04M1/727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胡莉莉,李家麟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电话 电话 之间 交换 数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在移动电话与固网电话(Festnetztelefon)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咨询或服务业务的公司大多给其员工配备移动电话。此外,特别是在咨询领域中,有朝向移动的工作场所方向发展的趋势。尽管如此,例如结合固定安装的耳机(Headset)的固网通信通常是更简单的、更舒适的并且具有更好的语音质量。出于这种原因,大多也在上述领域中,在办公室和会谈室或会议室中有固网电话可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电话号码的调整(Abgleich)和尤其是以数据形式被存放在移动电话上的信息(诸如电话簿、地址簿、日程表等等)的调整是有问题的。
将地址管理和呼叫列表存储在固网电话上不是最优的,因为一方面,数据由此必须被双重地存储,另一方面,电话(尤其是固网电话)也可被多个人使用。主要是在移动的工作场所中和在会议室中情况如此。
迄今为止,主要能通过呼叫号码转移、双重数据管理和手动键入呼叫号码来回避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任务可以被看成是开发一种用于在移动电话与固网电话之间交换数据、尤其是联系和通信数据(诸如电话簿、地址簿、日程表等等)的方法。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缺点以及为了获得其它优点,根据本发明规定:通过借助于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诸如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或蓝牙来耦合固网电话和移动电话,将数据、诸如电话号码或电话簿、地址簿、日程表等等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设备上。为此,固网电话和移动电话都配备有NFC技术。为了使所述数据同步,仅须两个设备都位于接收范围内。所述耦合通过对移动电话和固网电话进行认证来进行。根据本发明,为了认证移动电话和固网电话(其中后者优选地是基于网际协议(IP-based)的)以及紧接着的数据传输或紧接着的数据交换,使用两个具有不同安全特性的不同的协议或NEC技术。在此,对本发明重要的是两种技术的安全耦合。
如果RFID被用作NFC技术,则例如被安装在固网电话中的RFID读取设备生成达到例如被布置在移动电话中的RFID标签的天线的高频交变电磁场。在感性驱动的RFID标签的情况下,只要天线线圈进入该电磁场,就在该天线线圈中形成感应电流。该电流被整流,并且由此电容器作为短期存储器被充电,所述电容器负责在读取过程期间给被集成在该RFID标签中的微芯片进行供电。在有源的RFID标签的情况下,该供电由所装入的电池来承担。在半有源的标签的情况下,电池仅仅承担对微芯片的供电。重要的是应当强调,除了感性驱动的RFID系统之外,也还有例如容性驱动的RFID系统、表面波RFID系统等等。
作为NFC技术的蓝牙以不同方式运行。蓝牙设备作为所谓的短距离设备(Short Range Device)在公共领域的ISM波段中进行发送。理论上,可以达到在上传(Upload)时为57.6kBit的同时下载(Download)时为706.25k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种情况下,提及非对称的数据传输。
为了对设备进行认证优选地使用RFID,并且为了传输数据优选地使用蓝牙。通过RFID进行认证是有利的,因为已经存在用于RFID的非对称的密码的协议和规范。针对蓝牙,考虑使用首先针对版本3的证书。但是,用于数据传输的蓝牙允许较高的传输速率或传输范围。
移动电话和固网电话优选地都配备有证书、譬如公钥(PublicKey)、设备签名或设备证书以及相关的私钥(Private Key)。借助于所述证书进行的连接建立保证唯一地分配或认证各个设备,并且允许安全地协商用于受保护的数据传输或数据交换的安全参数。
半有源的RFID标签优选地位于移动电话中。对RFID标签的微芯片的供电通过移动电话的蓄电池进行。固网电话含有RFID读取设备。
在进一步传输或交换例如呼叫号码、地址薄等等的数据时,使用蓝牙。在这种情况下,不进一步需要使用预共享密钥(Pre-Shared Key(PSK)),因为所述设备已经通过借助于RFID交换的证书和相关的挑战应答(Challenge-Response)方法被认证并且优选地通过所述机制协商会话密钥。
为了进行认证,优选地存在共同的认证机构(CA,CertificationAuthority),或分别自己的设备的被称为公钥的公共加密密钥优选地是已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2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