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11759.4 | 申请日: | 2009-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1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辻子曜;原富太郎;荒井卓一;矢野刚志;寺本大介;和佐田景子;汤浅幸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4/58;H01M10/36;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检测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二次电池系统,提出了各种系统。例如,在日本专利文献1~4中,基于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来检测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蓄电量或SOC)。其中,在专利文献4中,还基于根据电池电压算出的SOC(State of Charge)和由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池温度来检测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27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464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294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33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368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4中提出的技术中,在伴随蓄电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电池电压的变化量小的情况下,可能无法适当地检测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蓄电量或SOC)。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的技术中,还可能会无法适当地检测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
另外,近年来提出了输出密度的变化小、能够获得稳定的输出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二次电池,横跨理论电容量整体的50%以上的容量范围(具体而言相当于SOC25%~80%的容量范围),伴随蓄电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电池电压的变化量极小。关于这样的二次电池,尤其可能会无法检测二次电池的状态(充电状态和/或劣化状态)。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二次电池系统的状态(二次电池的状态和/或二次电池系统的异常等)的二次电池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系统,所述二次电池系统具有算出dV/dQ的值的dV/dQ算出单元,所述dV/dQ的值是所述二次电池的蓄电量Q发生了变化时的、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V的变化量dV相对于所述蓄电量Q的变化量dQ的比例,所述二次电池系统利用所述dV/dQ的值,检测所述二次电池系统的状态。
换言之,是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系统,所述二次电池系统具有dV/dQ算出单元,所述dV/dQ算出单元将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V对与其对应的所述二次电池的蓄电量Q进行微分来算出dV/dQ的值,所述二次电池系统利用所述dV/dQ的值,检测所述二次电池系统的状态。
在上述二次电池系统中,利用dV/dQ的值来检测二次电池系统的状态。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二次电池系统的状态。
作为能够检测的二次电池系统的状态,例如可以列举出二次电池的状态、二次电池系统的异常等。作为二次电池的状态,可以例示出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蓄电量、SOC)、劣化状态。其中,作为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例如可以列举出电池容量(满充电容量)的降低、内部电阻的上升等。另外,作为二次电池系统的异常,可以例示出二次电池的内部微短路、二次电池的连接不良等。
具体地说,即使在伴随蓄电量Q的变化而产生的电池电压V的变化量小的范围中,也存在伴随蓄电量Q的变化而产生的dV/dQ的值的变化量大的倾向。因此,通过基于dV/dQ的值来进行二次电池系统的状态检测,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二次电池系统的状态。例如,通过基于dV/dQ的值来进行二次电池的状态检测,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二次电池的状态(充电状态和/或劣化状态)。另外,能够基于dV/dQ的值适当地检测二次电池系统的异常(二次电池的内部微短路和/或二次电池的连接不良)。
并且,在上述二次电池系统中,优选的是所述二次电池在Q-dV/dQ曲线上具有特征点的二次电池系统,所述Q-dV/dQ曲线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相关的所述蓄电量Q的值与所述dV/dQ的值的关系。
Q-dV/dQ曲线上的特征点是极大点、极小点、拐点等。Q-dV/dQ曲线上的特征点非常容易检测,因此通过利用该特征点,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二次电池系统的状态。
例如,在推定二次电池的蓄电量的二次电池系统中,有时由于某种原因而在实际的蓄电量与推定蓄电量之间产生偏离。因此,预先将Q-dV/dQ曲线上的特征点处的蓄电量Q的值(设为特征基准值QK)存储在系统中,将特征基准值QK与在二次电池系统中推定出的特征点处的蓄电量Q(特征推定值QS)进行对比。通过算出特征基准值QK与特征推定值QS的差值,能够掌握二次电池系统的推定偏离。因此,通过例如利用上述差值来校正推定出的推定蓄电量,能够检测高精度的蓄电量Q。另外,如后所述,通过利用Q-dV/dQ曲线上的特征点,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电池容量(满充电容量)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1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对讲自发光的矿用安全帽
- 下一篇:用于封闭式液压系统的自动空气放泄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