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11158.3 | 申请日: | 2009-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1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太郎;儿玉卓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H02K1/17;H02K5/04;H02K5/14;H02K11/00;H02K23/00;H02K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钟锦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动机 | ||
1.一种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机壳,具有多个平坦的侧面部,且为具有多角形截面的筒状;
磁铁,沿着所述机壳的内周面设置,且在该机壳的角部具有磁极;
轴,沿所述机壳的轴线插入设置;
电枢,固定在所述轴上,且与所述磁铁相向配置;
整流子,与所述电枢同轴地安装在所述轴上;
碳刷,具有柱状的主体,其主体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整流子的半径方向地配置在所述机壳内,且其前端面与所述整流子的外周面滑动相接;
支持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使所述碳刷可在所述整流子的半径方向移动地支持所述碳刷;
推力元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将所述碳刷推向所述整流子一侧;
所述碳刷配置在在所述机壳内的圆周方向的位置中可确保该碳刷的长度为最长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力元件由弹簧元件构成,具有积蓄弹性作用力的主体部和从该主体部延伸出的、将弹性作用力传递到所述碳刷的传递部;
所述主体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的、偏离所述碳刷的行程范围的延长线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刷配置成在沿连接所述机壳的角部和所述整流子的轴心的线上延伸的状态;
所述弹簧元件的主体部设置在所述机壳的角部和侧面部之间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元件由扭转弹簧构成;
所述扭转弹簧的缠绕部作为所述主体部,配置在接近所述机壳的侧面部的位置;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部作为所述传递部,抵接于所述碳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为多角形,具有与所述磁极相同数量的所述侧面部,和连接相邻侧面部的平面状或弯曲状的角部;
所述磁铁固定在所述机壳的内周面上,在对应于所述角部的位置为厚壁,在对应于所述侧面部的位置为薄壁;由该磁铁的内周面形成的假想的圆的中心与所述电枢的轴心相一致,以所述厚壁部分为中心,形成各磁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由固定有所述磁铁的金属壳体和支持所述碳刷的树脂制的电刷支架连接而成;
在所述电刷支架的角部,作为所述支持部,设置有金属制的碳素支撑,支持所述碳刷并使其可在所述整流子的半径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检测用磁铁,具有比所述整流子的外径小的外径,与所述整流子相邻地固定在所述轴上;
磁性检测元件,相应于所述检测用磁铁的旋转,输出脉冲信号;
连接器,具有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电刷支架上的主体,该主体成一体地具有与从所述碳刷延伸出的布线连接的供电端子、取出所述磁性检测元件的信号的输出端子、以及所述磁性检测元件;当该连接器被安装到所述电刷支架时,使得所述磁性检测元件与所述检测用磁铁相向配置那样地,对所述磁性检测元件进行了定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整流子的外周面到所述机壳的平坦的侧面部的直线距离比所述碳刷的最大长度短,变的小了。
9.一种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机壳,具有多个平坦的侧面部,和连接相邻侧面部的平面状或弯曲状的角部,呈截面为由所述侧面部形成的正多角形的筒状;
磁铁,沿着所述机壳的内周面设置,且在该机壳的角部具有磁极;
轴,沿所述机壳的轴线插入设置;
电枢,固定在所述轴上,且与所述磁铁相向配置;
整流子,与所述电枢同轴地安装在所述轴上;
碳刷,具有柱状的主体,其主体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整流子的半径方向地配置在所述机壳内,且其前端面与所述整流子的外周面滑动相接;
支持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使所述碳刷可在所述整流子的半径方向移动地支持所述碳刷;
推力元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将所述碳刷推向所述整流子一侧;
以所述正多角形的对角线作为长度方向配置所述碳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流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整流子的外周面到所述机壳的平坦的侧面部的直线距离比所述碳刷的最大长度短,变的小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渊马达株式会社,未经马渊马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11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等强度悬臂梁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管材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