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隔膜分解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10601.5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5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M·思泽科;A·菲利普斯;M·萨伊弗扣 | 申请(专利权)人: | AQUA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沙永生 |
地址: | 德国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解法 | ||
电解是指与用电流处理化学品时出现的现象有关的电化学情况(与用电流回收化学品的电镀相反)。电解包括在低电流密度下的电子激发(气体发光)到高电流密度下的破坏(分解)。
在电隔膜分解法(electrodiaphragmalysis)中,将多孔隔膜放在阳极区和阴极区之间。该隔膜用于防止阳极和阴极上形成的气体的流通和混合。如果这些气体(阳极上氧气和氯气以及阴极上氢气)混合在一起,它们就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氧气和氢气,所谓的氢氧气体、氯气和氢气,所谓的氯氢爆炸气体。因此,这种早在1886年就引入的隔膜对爆炸有防护作用。另一种方法是汞齐法。在这种方法中,阴极由流过该阴极并带走阴极上形成的分离产物的汞组成。由于暴露的汞,所以这种方法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在现有技术中,阳极空间和阴极空间同时以相同的方向流过相同的电解液。参见DVGW工作手册W229和图1)。上述隔膜可以分别回收两个分流(阳极馏分(fraction)=阳极电解液和阴极馏分=阴极电解液。
考虑到化学物质(次氯酸钠)的含量,本发明的产物对微生物具有比预期更好的作用。其原因在于它的氧化能力,即用作电子受体的性质。这种氧化能力基于水基质(簇团)中高度缺电子。后者可以通过特定形式的电隔膜分解法获得。
在本申请中,使水受到弱电流强度。为此,例如在水中加入食盐,以使水的导电率保持在该方法的最佳范围内。加入量约为0.2~0.6%或2~6%。使用板电极在它们之间产生平行磁力线的均匀场,如空隙中场强完全均匀的均匀场。这样产生了一个就电子激发而言非常有限的均匀电解。电解液在例如140升/小时(按100升/小时生产池计)的恒定流速下先通过由阴极和隔膜形成的阴极空间。这个处理优选在15~30安培下进行,产生碱性阴极电解液,同时大量形成气体,特别是氢气。然后,让阴极馏分通入用于脱气的更大空间。空间的突然扩大导致流速的减少,从而可以分离出气泡。这个方法受到流体流过的结构体的支持,例如受到用作聚结器的蜂窝结构体的支持。参见附图2。
10~50%,一般30%的阴极电解液被气泡冲出,并经排泄器离开系统。剩余的50~90%的阴极电解液通入阳极室,使其以与阴极室逆流的方式通过阳极室。由此将pH值调节到pH7。激发的电子通过隔膜进入阴极空间。缺少电子的阳极电解液馏分可以回收。
本发明的方法是以进一步开发的电解法为基础的。用食盐在水中获得确定的导电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电解池中施加预定的电压以及调节其它重要的参数,使水簇团(由于水分子偶极的磁力作用而内聚的水分子)放电。
形成带正荷的水簇团。这种水簇团可用作电子受体,即所谓的电子剥夺。它会从电子给体(如任何形式的单细胞生物)中求得饱和。
这种方法与例如生产二氧化氯的传统电解法明显不同。在那种情况下,存在的电解液被裂解,也就是说,被分离和化学裂解成自由基。
这种例如用于制造次氯酸钠和其它氧化剂的电隔膜分解法可能是这样一种化学裂解法。其作用是以形成的氯化学物质为基础的,这种氯化学物质在使用情况下对环境产生氧化反应。
本发明的作用是以水分子本身的激发为基础的。水分子存在于簇状聚集体中,通过施加特定的电流强度使水分子放电(类似于氖管中通过激发惰性气体的电子使其发光的情况)。与120多年来已在许多改进中经受考验的传统电解法不同,在本发明的制造过程中水分子没有被分离成它的构成部分OH-和H,而且仍保持pH中性(pH7.0)。水分子保持完整无缺,并在簇团中连续交换电荷载体。
虽然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次氯酸钠,但这些水的污染物(浓度为0.6~600ppm)对于绝大多数实际用途来说是能容忍的。
对于非常敏感的用途,上述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制造不含任何含氯残余物质而仅由水和激发水分子馏分组成的产物。
缺电子作为氧化性杀生物活性物质的证明
X-射线辐射提供了强烈的电子注入。这对例如次氯酸钠溶液没有作用,因此不会丧失其杀微生物活性。与之相反,本发明的产物受X-射线辐射后完全丧失其杀生物作用。
实施例1
现已观察到,经飞机运输的试验溶液没有效力。然后进行如下的实验。A溶液受到从法兰克福到柏林的1小时飞行过程中作用的X-射线剂量。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试验对于大肠杆菌的辐射。对比试样不进行X-射线辐射,但参与A溶液从累根斯堡到威斯巴登再到测试实验室的旅行。
+=试验微生物的生长(用次培养基证明)
-=不生长
测试微生物:埃希氏菌属大肠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QUA集团股份公司,未经AQUA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0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封闭叠层电池箱
- 下一篇: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