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由套筒保护的橡皮的书写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08836.0 | 申请日: | 2009-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0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罗利翁;理查德·奥布里恩;萨缪尔·马林韦尔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3K29/02 | 分类号: | B43K29/02;B43K24/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套筒 保护 橡皮 书写 工具 | ||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书写工具,包括在具有笔尖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纵向延伸的笔杆,此外还包括橡皮退出装置,其包括:
-橡皮,其能够采用最大退出构形和回收构形,在回收构形时橡皮至少部分地被保护;
-橡皮保护套筒,其具有大体上为圆柱形的内表面,并相对于笔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橡皮处于回收构形,在该第二位置橡皮处于最大退出构形;
-固定橡皮的橡皮保持件;
-使得橡皮保持件和套筒之间在纵向上产生相对平移运动的装置。
这种类型的书写工具的第一分类涉及橡皮保持件能够平移,且可防止相对于笔杆旋转的装置。除了选择性的致动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以外,保护套筒能相对于笔杆旋转运动而同时防止平移运动。用于阻止橡皮保持件相对于笔杆旋转的装置,通常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导构件,比如在保持件上设置的沟槽或肋片,其直接与设置在一个用于阻止相对于笔杆旋转的构件上的第一互补纵向引导构件相互作用。使得橡皮保持件和套筒之间发生相对平移运动的装置通常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导构件,例如设置在保持件上的螺旋槽或凸耳,其与和套筒相连接的第二互补引导构件相互作用。
公开的美国专利US5683191中描述了一种在该第一分类中的书写工具的例子,其涉及一种自动铅芯笔,使用者按压保护套筒以使得套筒随着铅芯容纳管平移从而致动铅芯的进给。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橡皮保持件的前方具有多边形横截面的管状凸出,该凸出围绕接触具有互补形状横截面的铅芯容纳管的后部并与之滑动配合。橡皮保持件的平移移动因此被引导,同时阻止其相对于铅芯容纳管的旋转。保护套筒环绕橡皮保持件的整个长度,保护套筒包括能够抵着笔杆的内壁滑动的管状突出。然而,这个装置具有一些缺点,尤其由于在铅芯容纳管和笔杆之间径向地设置两个管状元件,便形成了一个有限的居中直径空间,对铅芯容纳的容量不利。而且,笔杆内的管状元件之间需要有径向间隙,这样管状元件之间可以相互抵靠滑动,并且这些不同的间隙有害于橡皮保持件与笔杆保持轴向对齐。
第二分类涉及的装置中,橡皮保持件被防止相对于笔杆的平移,除非选择性地用于致动书写笔芯的进给机构,而保护套筒至少可相对于笔杆平移运动。对于自动铅笔类型的装置,橡皮保持件通常固定地与铅芯容纳管的后端连接,铅芯容纳管可以在笔杆中平移运动,仅用来进给铅芯。因此,当保护套筒在橡皮的回收构形和最大退出构形之间移动时,橡皮保持件在笔杆中保持不动。
已登记的日本实用新型专利JP2558803Y2描述了第二分类中的书写工具的例子,其涉及一种自动铅笔,使用者按压保护套筒以使套筒随着铅芯容纳管平移从而致动该自动铅笔的铅芯进给。该套筒具有环绕着笔杆后端的前段。橡皮保持件通过一个中间管固定地连接在容纳管的后部,该中间管包括与设置在套筒上的锁定工具相互作用以将套筒固定在橡皮的回收或最大退出构形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构形内的突出物。然而这个装置具有一些缺点,尤其由于锁定设备相对较难制造且在擦拭时使用者不小心解除锁定会发生危险。此外,该装置不包括用于锁定铅芯进给的系统,这样的后果是当通过笔杆握住书写工具时,橡皮的使用会导致橡皮保持件向着笔杆的进给运动的危险,并因此引发不需要的铅芯的进给。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橡皮退出装置提供一种替代的解决方式,特别是对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分类的橡皮退出装置的生产进行简化。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书写工具,例如大致上如前述所定义的,其进一步包括下列特征:
-保护套筒至少在旋转时发生相对于笔杆的运动;
-橡皮保持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纵向引导构件,其与和笔杆相连接的第一互补纵向引导构件直接相互作用,用以防止保持件和笔杆之间的任何旋转运动,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引导构件,其与和套筒相连接的第二互补引导构件相互作用,这样套筒的旋转驱动保持件和套筒之间在纵向方向上发生相对平移运动;
-套筒,其具有围绕着笔杆后端的前段和并不围绕着笔杆的后段,该后段具有包括了第二互补引导构件的内引导表面;以及
-橡皮保持件,其能够直接抵靠笔杆的内壁滑动,且具有包括了第二引导构件的外引导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克有限公司,未经毕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8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