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质量连续性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4552.4 | 申请日: | 200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艾蒂安·F·沙蓬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8 | 分类号: | H04W3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刘国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质量 连续性 | ||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案主张2008年2月11日申请的题为“用于在LTE中提供QOS连续性的方法和设备(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QOS CONTINUITY IN LTE)”的第61/027,777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权益。前述申请案的全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大体上涉及无线通信,且更特定来说,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与移动过程有关的服务质量(QoS)连续性。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经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例如,可经由这些无线通信系统提供语音和/或数据。典型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可向多个用户提供对一个或一个以上共享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的接入。举例来说,系统可使用多种多址技术,例如,频分多址(FDM)、时分多址(TDM)、码分多址(CDM)、正交频分多址(OFDM)等。
大体上,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同时支持多个接入终端的通信。每一接入终端可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发射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代从基站到接入终端的通信链路,且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指代从接入终端到基站的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此通信链路。
MIMO系统通常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以用于数据发射。由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分解成NS个独立信道,所述独立信道可被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者对应于一维度。此外,如果利用由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产生的额外维度,则MIMO系统可提供改进的性能(例如,增加的频谱效率、较高的处理量和/或较大的可靠性)。
MIMO系统可支持各种双工技术以划分共同物理媒体上的前向链路通信和反向链路通信。举例来说,频分双工(FDD)系统可将全异频率区用于前向链路通信和反向链路通信。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通信和反向链路通信可使用共同频率区,使得互反性原理允许从反向链路信道估计前向链路信道。
无线通信系统常使用提供覆盖区域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基站。典型基站可发射多个数据流以用于广播、多播和/或单播服务,其中数据流可为接入终端可独立接收的数据流。可使用此基站的覆盖区域内的接入终端来接收复合流所载运的一个、一个以上或所有数据流。同样地,接入终端可将数据发射到基站或另一接入终端。
作为典型服务质量(QoS)模型的一部分,核心网络内的中心节点时常管理与QoS相关的参数子集。举例来说,所述中心节点可为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 GW)。所述PDN GW可向服务基站提供描述参数,描述参数指示待经由一个或一个以上中间节点(例如,服务基站、服务网关(S-GW)、…)在两个端点之间(例如,在PDN GW与接入终端之间、…)传递的业务的类型(例如,上行链路业务和/或下行链路业务)。举例来说,所述描述参数可为QoS级别索引(QCI),其描述业务类型(例如,语音、串流视频、…)。服务基站可接收且利用所述描述参数以识别业务类型,且可初始化和/或控制与QoS相关的全异参数子集(例如,层2(L2)参数、逻辑信道优先级、优先位速率(PBR)、最大位速率(MBR)、保证位速率(GBR)、…)。
一般归因于接入终端的移动性质,接入终端可从第一基站(例如,源基站、…)的覆盖下移动到第二基站(例如,目标基站、…)的覆盖下。因此,移动过程(例如,交接、越区切换、…)可经实行以使得所述接入终端从由源基站服务过渡到由目标基站服务。然而,常规移动过程通常无法将所述源基站所设定的QoS参数子集传递到所述目标基站。当使用移动过程时,可从PDN GW向目标基站提供描述参数,且因此,目标基站可识别业务类型。然而,目标基站通常重新建构与QoS相关的全异参数子集(例如,先前由源基站所构建、…),因为这些参数通常无法从源基站传递到目标基站(例如,与基站间交接有关、…),此可导致发生业务的中断、空中信令消息交换增加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4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