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睡眠辅助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04380.0 | 申请日: | 2009-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9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轻入丰;小川幸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N1/10 | 分类号: | A61N1/1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睡眠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舒适的睡眠进行辅助的睡眠辅助装置,特别涉及用于通过在人体的周围形成电场而辅助睡眠的睡眠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根据人的睡眠状态在人体的周围形成多种多样的电场、从而对舒适的睡眠进行辅助的睡眠辅助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睡眠辅助装置在入眠期中,通过直流电压形成对人体作用相对于接地电位为负的电位的电场,在睡眠中期,通过交直流叠加电压形成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交直流叠加电场,进而,在睡眠后期,通过交流电压形成交流电场。由此,在入眠期中,通过负的直流电场能够加强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得到深入的睡眠。此外,在睡眠中期,通过交直流叠加电场来顺利地进行从深入的睡眠到觉醒的过渡。进而,在睡眠后期,通过交流电场保持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带来自然的觉醒状态。这样,能够得到深入的睡眠和舒畅的觉醒。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028813号公报
然而,睡觉前的人(被辅助者)的状态、即自主神经的状况(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影响度)因人而异,此外,即使是同一个人,也有自主神经的状况因当天的身体状况等而不同的情况。因此,即使通过上述那样的睡眠辅助装置施加了同样的电场,根据睡觉前的人的状态,也有不能得到适当的辅助效果的情况。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得到适当的辅助效果,需要被辅助者自己调节各输出电压,不仅花费工夫,而且即使进行这样的调节也难以判断是否能够得到适当的辅助效果,有可能不能得到适当的调节、即不能得到适当的辅助效果。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论睡觉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如何都能够适当地辅助睡眠的睡眠辅助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睡眠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电极,配设在人体的周围;电场产生机构,对上述电极的至少一个施加电压,在上述人体的周围形成电场;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电场产生机构,以使得在上床期形成交流电场、然后依次形成规定的电场。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上床期在人体的周围形成交流电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被交替地刺激而使两神经的平衡适当化,自主神经的生物体的协调功能被导引到中性(中立(neutral)的状态)。即,自主神经的差异被消除,然后依次在人体的周围形成规定的电场。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睡眠辅助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控制机构控制上述电场产生机构,以使得作为上述规定的电场,在上述上床期之后的入眠期中形成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直流电场,在上述入眠期之后的睡眠中期中产生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交直流叠加电场,在上述睡眠中期之后的睡眠后期中形成交流电场。
根据本发明,在入眠期中,由于形成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直流电场,所以强化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帮助(辅助)向入眠期的最深入的睡眠状态的过渡。此外,在睡眠中期中,由于形成对人体作用负的电位的交直流叠加电场,所以通过直流电场强化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并且通过交流电场帮助自主神经的平衡的适当化。结果,能够帮助从入眠期的深入的睡眠向达到觉醒的期间的顺利的过渡。进而,由于在睡眠后期中形成交流电场,所以使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适当化,所以为舒畅的醒来做好准备。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睡眠辅助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床期中,由上述电场产生机构施加超过1000V的高电压,形成上述交流电场。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不论上床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是怎样的状况,在上床期中自主神经的生物体的协调功能都被导引到中性,所以,之后能够在中性的状态下接受规定的电场。即,即使因个人差异或身体状况等而导致上床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不同,在上床期中也总是导引到中性的状态、之后形成规定的电场,由此能够得到该电场带来的适当的效果、即适当地辅助睡眠。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从入眠期到睡眠后期,能够帮助向深入的睡眠状态、达到觉醒的顺利的过渡状态、还有舒畅的醒来的准备状态的过渡,能够辅助舒适的睡眠。并且,在入眠期前的上床期中,使人体成为中性的状态,所以不论睡觉前的自主神经的状况如何都能够适当地得到上述那样的辅助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在上床期中形成超过1000V的高电压所带来的交流电场,所以能够将生物体的协调功能较早地导引到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睡眠辅助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图1的睡眠辅助装置的电压产生部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睡眠辅助装置的控制部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4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