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袜类针织机的、将针织组织从针自身转移至相邻针的针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03806.0 | 申请日: | 200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9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E·罗那迪;T·罗那迪;F·罗那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德霓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35/04 | 分类号: | D04B3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茅翊忞 |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针织机 针织 组织 自身 转移 相邻 | ||
1.一种用于袜类针织机的针,用于将针织组织从所述针转移至相邻针,所述针包括针杆(2)、头部(3)和针舌(4),所述头部(3)设置在所述针杆(2)的纵向端或上端且构型为类似朝向所述针杆(2)的前侧敞开的钩子,所述针舌(4)在靠近所述头部(3)处、绕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针杆(2)的纵向轴线的枢转轴线(4a)铰接至所述针杆(2),且绕所述枢转轴线(4a)可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头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包括至少一个薄片(6a、6b),所述薄片连接至所述针杆(2)且在所述针杆(2)的相反两侧面(7a、7b)中的每一侧面上、在所述针舌(4)下方具有部分(8a、8b),所述部分可从不工作位置弹性弯曲至工作位置,在所述不工作位置,所述部分接近所述针杆(2)的对应侧面(7a、7b),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部分与所述针杆(2)的对应侧面(7a、7b)隔开;在所述工作位置,所述薄片(6a、6b)的所述可弹性弯曲部分(8a、8b)对装配在所述针杆(2)上的、所述薄片(6a、6b)的所述可弹性弯曲部分(8a、8b)处的针织环(9)进行加宽,并且相邻针(1b)的头部(3)可插入在处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薄片(6a、6b)的所述可弹性弯曲部分(8a、8b)与所述针杆(2)的对应侧面(7a、7b)之间所包含的空间中,以借助所述相邻针(1b)拾取所述针织环(9);所述薄片(6a、6b)具有至少一个致动区域(31a、31b),所述致动区域可被致动装置配合以将所述薄片(6a、6b)的所述可弹性弯曲部分(8a、8b)转移至或保持在所述不工作位置,或者将所述薄片(6a、6b)的所述可弹性弯曲部分(8a、8b)转移至或保持在所述工作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薄片(6a、6b)以其设置在所述可弹性弯曲部分(8a、8b)外侧的部分固定至所述针杆(2);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区域(31a、31b)可相对于所述针杆(2)移动,从而将所述薄片(6a、6b)的所述可弹性弯曲部分(8a、8b)从所述工作位置转移至所述不工作位置或反之。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6a,6b)在其指向所述头部(3)的纵向端中的一个纵向端处固定至所述针杆(2);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区域(31a、31b)可相对于所述针杆(2)平行于所述针杆的纵向轴线而移动,从而将所述薄片(6a、6b)的所述可弹性弯曲部分(8a、8b)从所述工作位置转移至所述不工作位置或反之。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6a、6b)的指向所述头部(3)的纵向端在位于所述头部(3)前方的区域固定至所述针杆(2)。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区域(31a、31b)包括至少一个踵部(32a、32b),所述踵部在靠近所述薄片(6a、6b)的与固定至所述针杆(2)的纵向端相反的纵向端处突出,并从所述针杆(2)的前侧突出;所述致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凸轮(33),所述凸轮面向所述针织机的针筒(40)且形成用于所述踵部(32a、32b)的路径;所述路径构型成使所述踵部(32a、32b)相对于所述针杆(2)平行于所述针杆(2)的纵向轴线而移动。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所述针杆(2)的对应侧面的相反侧面上,所述薄片(6a、6b)的所述可弹性弯曲部分(8a、8b)具有可侧向叠置在所述相邻针(1a、1b)的头部(3)上的区域,所述相邻针插入在处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薄片(6a、6b)的所述可弹性弯曲部分(8a、8b)与所述针杆(2)的对应侧面(7a、7b)之间所包含的空间中。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薄片(6a、6b)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薄片,每个薄片具有可弹性弯向或弯离所述针杆(2)的对应侧面(7a、7b)的对应部分;所述两个薄片(6a、6b)中的每个薄片在其指向所述头部(3)的端部处固定至所述针杆(2),并且在靠近其相反纵向端处具有对应踵部(32a、32b),所述踵部从所述针杆(2)的前侧突出并可配合所述凸轮(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德霓股份公司,未经山德霓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38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对铁轨填铺道碴的道碴犁
- 下一篇:下肢骨折手术支撑托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