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用振动板、使用它的扬声器以及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3172.9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6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舟桥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7/02 | 分类号: | H04R7/02;H04R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吕静姝;杨暄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 器用 振动 使用 扬声器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用振动板以及使用它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为了使扬声器以优良的音质重现声音,扬声器所使用的扬声器用振动板需要兼备较大的杨氏模量和适度的内部损失。
图17是以往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立体图。在图17中,扬声器用振动板204由层合体203构成,该层合体203将无机纤维织布201和位于其下表面的天然纤维无纺布202重叠。通过贴合内部损失小而杨氏模量大的无机纤维织布201、以及杨氏模量小而内部损失大的天然纤维无纺布202,从而实现杨氏模量和内部损失两方面都优良的特性。该技术内容被专利文献1公开。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扬声器用振动板204中,由于仅将性质互不相同的无机纤维织布201和天然纤维无纺布202贴合,因此不能说无机纤维织布201与天然纤维无纺布202充分地一体化。因此,在以往的扬声器用振动板204中,难于充分发挥无机纤维织布201所具有的较大的杨氏模量和天然纤维无纺布202所具有的较大的内部损失,无法充分实现扬声器的音质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194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高扬声器用振动板的杨氏模量和内部损失来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本发明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具有:所浸渍的热固性树脂处于热固化状态的织布层;以及与该织布层的背面侧一体化的纸层,充填到织布层的网孔中的纸层的茸毛从织布层的表面侧缠住织布层的织纱,且通过热固性树脂被一体化。
又,本发明的扬声器用振动板,具有:浸渍有热固性树脂的织布层;以及至少通过加热而压接一体化在该织布层的背面侧的无纺布层,在无纺布层中混入有竹纤维。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提高扬声器用振动板的杨氏模量和内部损失,能够提高扬声器的音质。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立体图。
图1B是从表面侧看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图1B的虚线部2-2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用于形成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由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构成的成型机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原材料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9A是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立体图。
图9B是从表面侧看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9B的虚线部10-10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采用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扬声器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用于形成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由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构成的成型机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原材料的剖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图17是以往的扬声器用振动板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5、101扬声器用振动板
6、102织布层
7纸层
7a、104茸毛
8a、105纵纱
8b、106横纱
9、107织纱
10、108网孔
12、111扬声器
13、112磁隙
14、113磁路
15、114线圈
16、115音圈体
17、117框架
18、116第一边缘
19、118防尘盖
20、119引线
21、120第二边缘
21a、121悬架
22、122第一模具
23、123第二模具
24、124抄纸筛(日文:抄紙スクリ一ン)
25纸浆堆积层
25a、125a茸毛
26、126平板状织布
103无纺布层
125堆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构成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31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