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位调制器件、相位调制器件组体及光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01918.2 | 申请日: | 2009-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欣一;高桥正雄;浜口昌弘;宫部崇;桑原豪;梅村时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产业机器制造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G01C19/64;G02F1/01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许玉顺;胡建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 调制 器件 传感器 | ||
1.一种相位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该相位调制器件是在圆筒状或圆柱状的致动器的周围卷装偏振面保持光纤而构成,所述致动器的主体具有诱发机械振动的特性,所述偏振面保持光纤具有相互正交的2个光传播轴,并在相对于上述2个光传播轴都成大约45°的方向上受到由上述机械振动所产生的机械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致动器是压电元件,
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以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的光传播轴与压电元件的直径方向所成的角度成为大约45°的方式,缠绕在上述压电元件的周围。
3.一种相位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该相位调制器件是在圆筒状或圆柱状的致动器的周围卷装偏振面保持光纤而构成,该致动器的主体具有诱发机械振动的特性,该偏振面保持光纤具有相互正交的2个光传播轴,并且对上述2个光传播轴施加大致各向同性的机械应力。
4.一种相位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该相位调制器件是在圆筒状或圆柱状的致动器的周围以规定的扭转率缠绕偏振面保持光纤而构成,该致动器的主体具有诱发机械振动的特性,该偏振面保持光纤具有相互正交的2个光传播轴。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相位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将熊猫型光纤用于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相位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将包层直径大约80μm的熊猫型光纤用于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用对于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的侧压方向硬质的包覆材料包覆了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位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将紫外线固化树脂用于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的包覆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位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将金属涂层被覆膜用于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的包覆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3、5~9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调制器件,其特征在于,将陶瓷元件用作上述致动器。
11.一种相位调制器件组体,其特征在于,在防振材料中组装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制器件。
12.一种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具有:光敏部,测定被测定物理量;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来自上述光敏部的光信号运算规定的物理量;以及光导纤维,在光学上连接上述光敏部和信号处理单元之间,
上述光导纤维是具有2个光传播轴的偏振面保持光纤,使光分别在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的2个光传播轴上传播,
作为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使用了对于拉应力的上述2个光传播轴的传播常数差的变化小的偏振面保持光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作为光学上连接上述光敏部和信号处理单元的偏振面保持光纤,使用了蝴蝶结光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作为光学上连接上述光敏部和信号处理单元的偏振面保持光纤,使用了包层直径大约80μm的蝴蝶结光纤。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作为光学上连接上述光敏部和信号处理单元的偏振面保持光纤,使用了椭圆芯光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作为光学上连接上述光敏部和信号处理单元的偏振面保持光纤,使用了包层直径大约80μm的椭圆芯光纤。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光学上连接上述光敏部和信号处理单元的偏振面保持光纤的包覆,构成为用弹性体包围包层周围。
18.根据权利要求12~17的任一项所述的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光学上连接上述光敏部和信号处理单元的偏振面保持光纤被插入到保护管中,以使得不从外部施加拉应力,并且,上述保护管的内部不产生由振动和声音所产生的共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偏振面保持光纤与保护管之间填充了吸音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9所述的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护管的侧面以规定的间隔设置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产业机器制造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产业机器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19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