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内燃机中密封法兰表面的密封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01736.5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罗尔夫·普雷恩;马蒂亚斯·施奈德;雷纳·卡佩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特尔莫古密封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8 | 分类号: | F16J15/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车文;樊卫民 |
地址: | 德国黑***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密封 法兰 表面 元件 | ||
1.密封元件,用于在内燃机中密封法兰表面,所述密封元件由至少一个环形的金属型材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体(1、1’、1”)由线材组成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核心区域(2、2’、2”)和至少一个弯曲区域(3、4;3’、4’3”、4”),其中,所述线材(1、1’、1”)的材料厚度在所述核心区域(2、2’、2”)中比在各个所述弯曲区域(3、4;3’、4’;3”、4”)中大。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构造成打开的或者封闭的环。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的径向壁厚以如下方式成型,即,所述壁厚相应于香蕉的几何形状。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具有下述型廓,即,径向的端部在形成凹口的情况下分别形成两个弯曲区域(3、3’、4、4’、3”、4”)。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具有下述的型廓,即,在径向内部或者外部具有加厚的核心区域(2”)并且在横截面的对置的端部上形成两个弯曲区域(3”、4”)。
6.按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弯曲区域(3、3’、4、4’、3”、4”)在原始状态下超过所述核心区域(2、2’、2”)的轴向高度。
7.按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将各个所述弯曲区域(3、4;3’、4’3”、4”)的自由的径向端部区域设置成倒圆的形状。
8.按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将各个所述弯曲区域(3、4;3’、4’3”、4”)的材料厚度相同地构造。
9.按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将各个所述弯曲区域(3、4;3’、4’3”、4”)的材料厚度不同地构造。
10.按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是汽缸头密封件的部分。
11.按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设置在所述汽缸头密封件的各个燃烧室通孔的区域内。
12.按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设置在至少一个介质通孔、如水孔或者油孔的区域内。
13.按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是平面密封件的部分,尤其是排气法兰密封件的部分。
14.按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是燃烧空气的输入区域内的和/或燃烧气体的输出区域内的单个的密封元件。
15.按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至少部分地与所述汽缸头密封件或者排气法兰密封件的部分连接。
16.按权利要求1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沿径向能运动地布置在各个开口上。
17.按权利要求1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由弹簧钢制成。
18.按权利要求1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根据使用情况具有≥600MPa的屈服极限。
19.按权利要求1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由奥氏体的不锈的或者说少锈的材料制成。
20.按权利要求1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由马氏体的不锈的或者说少锈的材料制成。
21.按权利要求1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由非不锈钢制成。
22.按权利要求1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1、1’、1”)由镍基合金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特尔莫古密封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菲特尔莫古密封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17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