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调节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01603.8 | 申请日: | 200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0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田积欣公;林正美;井上雄二;野间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F24F13/20;G01J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调节 | ||
1.一种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该立式空气调节机包括收容在外壳的内部的送风风扇和热交换器,在所述外壳的下方形成有吸入口,并且在所述外壳的前面上部形成有吹出口,在该吹出口配置有控制风向的风向翼片,
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包括聚集红外线的菲涅尔透镜、感知红外线的元件和装载该元件并根据来自该元件的输出进行人的存在与否判定的基板的人体检测传感器,将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前面的所述吹出口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被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前面、且距所述外壳的底面100~120厘米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视野范围的上限被设定从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观察在从水平方向大致5度上方。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该立式空气调节机还设置有覆盖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罩体和位于该罩体与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之间在所述红外线的光接收路径上具有贯通孔的衬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红外线的光接收路径上,在所述罩体上设置有向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突出的肋部,根据红外线的入射角使所述肋部的高度变化,将所述肋部内的红外线通过距离设定在规定值以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根据红外线的入射角使所述罩体的厚度变化,将所述罩体中的红外线通过距离设定在规定值以下。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衬垫的所述贯通孔部的红外线的光接收路径以外的部分形成有肋部。
8.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该立式空气调节机形成有从所述衬垫的所述贯通孔的周围向所述菲涅尔透镜的外周部延伸的筒状肋部。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红外线入射到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上下方向的视野范围的下限被设定为比水平更朝下,红外线入射到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上下方向的视野范围的上限被设定为比水平更朝上,所述视野范围的下限的朝下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比所述视野范围的上限的朝上的倾斜角度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周围设置有遮挡来自视野外的红外线的入射光的视野外红外线遮光部件,位于所述视野范围的下限附近的所述视野外红外线遮光部件相对于水平面朝下的角度被设定为比位于所述视野范围的上限附近的所述视野外红外线遮光部件相对于水平面朝上的角度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式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野外红外线遮光部件是将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的视野内和视野外分离的筒状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16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